关于简化 市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的初步设想

关于简化 市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的初步设想

ID:21327608

大小:37.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21

关于简化  市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的初步设想_第1页
关于简化  市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的初步设想_第2页
关于简化  市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的初步设想_第3页
关于简化  市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的初步设想_第4页
关于简化  市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的初步设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简化 市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的初步设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简化市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的初步设想长期以来,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多、时间长、手续繁杂,是企业和社会反映强烈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影响我市投资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问题。笔者就简化建设项目审批程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查找审批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对简化**市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研究提出了初步设想。一、我市建设项目审批工作基本情况(一)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情况。1999年12月,我市成立建设项目联合审批中心,对市区内的建设项目审批实行集中办公、联合办理。涉及的23个审批部门和单位进

2、驻联审中心,设立28个办事窗口。审批时限由原来的200个工作日压缩至80个工作日。审批章由原来的120枚减少至30枚左右。截止2003年底,各审批部门累计受理建设项目3571项,规模4120万平方米,投资额1660亿元。其中,2003年受理648项,规模1051万平方米,投资额361亿元。(二)现有审批事项及法律依据。据最新调查统计,我市现有建设项目审批事项38项,分别由计划、规划、土地、建设、房产、环保等20个部门和单位负责。其中: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设立的24项,占63%;依据国务院文件的1项,占

3、%;依据省政府规章1项,占%;依据国务院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的5项,占13%;依据市政府规章的4项,占11%;依据其他规范性文件的3项,占8%。(三)现有收费事项及法律依据。我市与建设项目审批相关的行政事业性收费23项,分别由建设、土地、卫生、消防、拆迁等9个部门或单位收取。其中,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5项,占22%;依据省政府规章的12项,占52%;依据市政府令的6项,占26%。另有23项服务性收费,分别由土地、房产、拆迁、规划设计、环境评估、工程交易等19个部门及中介、咨询、服务性机构收取。(四)审

4、批时限。据对各部门目前实际执行的审批时间统计,38个审批事项累计审批时间194个工作日,其中最长的15个工作日(规划选址、消防审查),最短的即时办结(项目报建及各种备案项目)。近几年试行并联审批后,目前,一个建设项目从立项到领取施工许可证,办完全部审批手续理论上压缩到68个工作日。但据对用户调查,一个建设项目办完全部审批手续,最短的约需80个工作日(每月按22个有效工作日计算,约4个月左右时间);最长的达1年以上。二、影响审批效率提高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审批事项仍然较多,且有增加的趋势,从根本上

5、制约了审批工作的“提速增效”。据调查,2003年我市建设项目审批事项为33项,而这次统计为38项,新增了供热、抗震、防雷等专业设计审查事项。这些审批事项,都有国家和省、市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作依据。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只有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省人大批准)可以设立行政许可事项,省政府规章设立行政许可有效期限也只有1年。我市审批事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25项,占66%。但由于省政府清理行政许可工作尚未结束,对有些审批事项尚未作出取消决定,加之全国和全省每年建筑市场执法检查都对是

6、否认真履行建审程序要求很严,因此,许多部门不敢擅自减少审批事项。审批事项较多是影响审批效率提高的根本原因。(二)部分审批事项时间较长,影响了整体审批效率的提高。一是土地审批时间过长。目前,建设用地预审和审批限定为16个工作日,但实际执行中时间要长得多。原因是,土地管理权“上收”之后,按照国家和省从严控制土地使用的规定,有些建设项目用地需向省和国家逐级报批,待批时间都很长,而我们无法给上级机关限定审批时限。此外,对市属用地项目,国土部门审批后还需报市政府待批,相应延长了时间。二是规划选址和规划用地许

7、可时间较长。这两个环节合计审批时限25个工作日。规划选址虽然需要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但作为规划初审的一种选址意见,时间不宜过长,且审验文件也应当简化。此外,规划选址时已作了大量前期审查工作,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时间也应当相应缩短。三是消防审查时间过长。作为一种单项技术审查,消防审查一项就占用了15个工作日,比规划方案图审查、施工图设计审查这些综合类的审查时间还要长。(三)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影响审批效率的提高。长期以来,我市建设项目审批不分资金来源和投资主体,所有项目均沿用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

8、究、初步设计、投资计划等计划经济时期的审批模式,既不符合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进一步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的要求,也不利于绝大多数非政府投资项目的早日建设,但由于国家和省计划部门都有文件规定,我市也不敢擅自取消。(四)联合审批机制不健全、不完善,造成审批环节不协调、不顺畅,延缓了办理时间。一是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审批程序,各类项目审批一律按同一程序、同一时限执行,影响了审[]批效率;二是没有建立“主审受理,抄告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工作机制,各部门虽然在一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