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326308
大小:3.07 MB
页数:78页
时间:2018-10-18
《现代文阅读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代文阅读专题1:关注“标题”2、辨明文体3:理清“思路”4:划“关键词句”5:归纳“主旨”写什么怎样写为何写}辨文体①写景抒情类:注意景物特征氛围,联系作者写作意图揣摩其情感。《祁连雪》《浙江的感兴》《西川的沉静》《走宁夏》《咆哮的大渡河》《静默卢沟桥》②写人记事类:注意人的言行事迹、事的共同指向,揣摩作者的情感或感悟。《那里的世界只剩下一种人》③托物言志类:注意“物”的特点,概括由此生发的道理或感悟。《鲁院里的柿子树》④哲理议论类:注意文中重要语句,挑出最重要的观点即其主旨《心灵的篝火》《排骨里的萝卜》《不可忍》⑤文化类散文:《废墟之美》《说起梅花》《白鹿原奏响
2、一支老腔》《天下一轮春秋月》《乡魂》《中药芬芳》《这一代清风明月》《绍兴的大梦》《舌尖上的沉思》《燕台何处》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1.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和解释(理解解释)2.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理解解释)3.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4.文本结构、作者思路的梳理和分析(结构思路)5.文本内容的归纳和概括(归纳概括)6.作者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理解、分析和概括(归纳概括)7.依据文本内容进行的合理推断8.文学作品语言、表现手法和艺术形象的鉴赏(鉴赏评价)9.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评价(鉴赏评价)10.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或形式的体察
3、、阐发与评价11.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与阐释(探究延伸)《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理解:标题、语词、句子的含义概括:特点、原因、内容、观点等梳理:结构思路鉴赏:语言风格鉴赏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形和神鉴赏:形象(人、事、景、物)概括:思想情感观点态度考点类型现代文大阅读常见题型及策略一、理解词语含义二、理解句子含义三、作用类四、梳理结构思路五、概括内容六、理解、分析情感、观点七、鉴赏语言、写法、形象八、阅读延伸题一、理解词语含义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所谓“重要词语”,通常指:①体现作者意图、立场观点的词语;②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③反
4、映深层次含义的含蓄的词语;④作者反复强调的词语;⑤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⑥有修辞的词语;《心灵的篝火》作者为自己的小说取名“绝顶”,结合这篇前言,说说作者所理解的“绝顶”包含了哪几层内涵。(5分)【思路】重要词语内涵考虑:表面意义;比喻象征义;词语用的场合及作用。①登山者所攀登的雪山峰顶(表层内容)②人类所追求的精神巅峰(深层内容1)③作者所冲击的文学创作的高峰(深层内容2)《不可忍》2、阅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6分)①作者认为伍子胥的“穷”有着“更深刻的意味”,这“意味”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第8段答案要点:将情义商品化(金钱),将情义官位化(官
5、职),疑心太重(怀疑、反复叮嘱)。(每点1分)名利(功利)得1分;没有围绕“意味”而是答的“穷”的含义0分:境遇方面:饥饿、被通缉、走投无路——0分;精神层面:丧失人性、不知好歹、肮脏丑陋——0分《废墟之美》19.通读全文,用一句话简要表述作者所理解的“废墟”。(3分)考点:概括文本主旨。解析:“那些遥远年代创造的宏伟的宫殿、陵寝、庙宇、城墙、古桥古塔等,包含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不管它毁于兵燹还是天灾,都会引起人们的痛惜,抚残体以思整体,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而这种震撼和共鸣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考生从中提取相关的语句即可。答案: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后,载着历
6、史厚重意蕴的,有着文化价值的,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悟性的陶醉”的遗迹。(或“指含有历史文化信息、具有文物价值和美学内涵的建筑遗存。”)《苍凉的群像》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一个人在这样的“实物”中流连久了,衣袖间又怎能不沾染着一缕远古的斜阳呢?参考答案:流连:观览沉浸(1分),研究思考(1分)。远古的斜阳:历史文化气息或古典情怀(1分),沧桑和厚重(1分)(语境义,两层,由浅入深)首先考虑常用义,其次根据语境,推断其比喻义、指代义、语境义、新义、象征义、双关义等特定含义。然后联系语境,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词语作用)。可揣摩词语的情味、色彩等附加
7、意义,可与文章中心主旨情感勾连。解题技巧:二、理解句子含义二、理解句子含义解释句子通常有二种命题情况:1、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形象化语句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语言。2、对内容含蓄、内涵丰富句子作出具体化的阐释。(05全国卷Ⅲ)《张家界》文章开头说“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4分)答案: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应该是国际上最好的文学作品,张家界则是世界上最美的山水风景。冬夜重读史铁生21.文章结尾说,“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如一支沉稳的铁锚,将地坛如一艘古船牢牢地停泊在新时期文学的岸边。”请解释这句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