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分类5和6类化药药学研究中几点应注意问题 来源:sfda

注册分类5和6类化药药学研究中几点应注意问题 来源:sfda

ID:21324629

大小:3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1

注册分类5和6类化药药学研究中几点应注意问题  来源:sfda_第1页
注册分类5和6类化药药学研究中几点应注意问题  来源:sfda_第2页
注册分类5和6类化药药学研究中几点应注意问题  来源:sfda_第3页
注册分类5和6类化药药学研究中几点应注意问题  来源:sfda_第4页
注册分类5和6类化药药学研究中几点应注意问题  来源:sfda_第5页
资源描述:

《注册分类5和6类化药药学研究中几点应注意问题 来源:sfda》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注册分类5和6类化药药学研究中几点应注意的问题来源:SFDA注册分类5和6类化药药学研究中几点应注意的问题来源:SFDA时间:[2011.5.3]目前,注册分类5类和6类化药的注册申请已占我国目前药品注册绝大部分。由于企业研发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企业对此类品种的质量研究工作重视不够,使审评人员不能准确评价产品质量,无奈之下只能频频发补,一方面降低了审评效率,浪费了审评资源,另一方面也延长了品种的注册进度,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笔者有幸接受了药品审评中心6个月的外聘培训,在此,结合药学技术审评的实践,对近300个注册分类5和6类化药品种审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共性

2、问题加以讨论分析,希望能给研发者以启示和借鉴,帮助其更好地完善注册分类5类和6类化药的药学研究。这近300个品种主要为原料药、片剂、注射剂(粉针、输液、小针),在其审评过程中,有近50个品种因各种原因被要求补充资料,近20个品种被要求在临床期间完善研究资料。其中常见共性问题如下:一.制备工艺中常见共性问题1、注射液的灭菌注射液的灭菌是关乎药品质量、保证用药安全的重要工艺步骤之一。注射液常用灭菌方法包括热压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和过滤除菌法。一般认为,100m以上输液可采用热压灭菌,灭菌条件为121℃×15分钟或115℃×30分钟。小针剂可采用流通蒸汽灭菌,一

3、般1~5ml的注射液可用流通蒸汽100℃灭菌30分钟,10~20ml的注射液可以100℃灭菌45分钟。过滤除菌法则主要用于对热极不稳定的药物小针剂或冻干粉针制剂的除菌,输液和热稳定好的小针灭菌不建议采用。审评工作中注意到部分注射剂品种的灭菌工艺存在以下问题:1)灭菌方法选择不当。如对小针剂采用微波灭菌,热稳定性较好的针剂采用滤过灭菌;2)采用的灭菌温度偏低,如输液剂采用100℃流通蒸汽灭菌;3)灭菌时间偏短等,如小针剂采用100℃流通蒸汽灭菌10~20分钟等。而申报单位的自检报告和省所的检验报告均显示无菌检查合格,似乎证实上述灭菌工艺是可行的。其实不然,无菌

4、检查是抽样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往往难以用无菌检查结果反映出来,灭菌工艺的缺陷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灭菌工艺不合理往往被要求书面补充资料,这类发补占到了发补量的26%,应引起研发者的足够重视。2、已有国家标准原料药的合成工艺和结构确证同一原料药可能是由不同的合成路线和工艺制得,其纯度、杂质和有机溶剂各有不同,因此原料药的质量不能仅靠最终产品的检测来决定,还必须对整个制备过程加以控制,审评时主要有以下问题:1)未对可能的合成路线及工艺进行比较分析,使审评者无法准确把握合成工艺的合理性;或者不附参考文献复印件,使审评者不能方便地评价其合成路线及工艺的优劣,

5、拖延审评进度。2)缺少反应终点的监测方法与中间体质控方法。建议研发者尽量采用TLC法等方法监测反应进程,关键中间体应建立HPLC法等定量分析方法进行质控,以保证工艺与质量的稳定。而结构确证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提供结构确证用对照品或以自己制备的样品作为结构确证的对照品。虽然是仿制,但研发者也应本着科学的态度,尽可能购买已上市对照药或通过从上市制剂中提取原料药而获得结构确证用对照品,以确保仿制药和被药的结构一致。二.质量研究及质量标准常见共性问题已有国家标准品种申报原则是“仿产品”而不是“仿标准”,也就是说,申报该类药品绝不是对国家标准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根据

6、自身产品研究的实际情况,必要时对国家标准进行修订和提高,制订适合自身产品情况的注册标准,以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改剂型品种也是同样的道理,也不仅仅是根据改剂型后的基本质量要求对原剂型标准进行简单重组,同时也需要对标准进行必要的提高。其常见共性问题有:1、口服固体制剂溶出度对于注册分类6的化药口服固体制剂,溶出度或释放度研究在考察工艺稳定性的同时,又可对比确证与已上市产品的溶出行为是否一致,是判断二者是否“等同”的一个非常重要指标。而有部分申报资料存在以下问题:1)未进行溶出度检查的方法学验证。2)未进行与已上市对照药的溶出度或溶出度曲线的对比研究。这种情况使审

7、评无法作出准确判断,对批准进行临床研究心存疑虑,因此研发者应注意完善该方面的研究。2、已有国家标准原料药的残留溶剂审评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未进行或只进行部分残留溶剂的检测,原料药中残留的有机溶剂特别是二类以上溶剂可能会对药物的安全性产生重大影响,其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已有标准未制定有机溶剂检查项,但随着药检技术的发展和药学认识的提高,残留溶剂研究成为必要的研究项目,必要时还应订入质量标准。未进行研究或只对部分溶剂的残留量进行研究,很难保证产品的质量。其次,有部分原料药不宜采用GC直接进样法时,可采用GC顶空法进行测定,研发者在色谱条件和

8、系统适用性试验中往往漏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顶空的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