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视角下的和谐社会建

试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视角下的和谐社会建

ID:21301504

大小: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1

试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视角下的和谐社会建_第1页
试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视角下的和谐社会建_第2页
试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视角下的和谐社会建_第3页
试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视角下的和谐社会建_第4页
试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视角下的和谐社会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视角下的和谐社会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视角下的和谐社会建邓小平一生都没有提出过和谐社会的概念,但在他的理论中却深深蕴涵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九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论断既是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回答,又是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要求,必须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实现共同富裕。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生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消灭贫穷。中国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在“穷过渡”理论的影响下,提出了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要富裕的资

2、本主义,要人们安于贫困落后。这种思想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致使我国经济在“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期濒临崩溃。针对“穷过渡’理论,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讲的共产主义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什么是按需分配?没有生产力的极大发达,没有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怎么搞按需分配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没有社会主义的富裕,就不可能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这一矛盾,归根到底,就是要消灭贫穷。富裕的社会不一定

3、是和谐社会,但贫穷的社会绝对不会是和谐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大力发展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也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毛泽东认识到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怎样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怎样消灭贫穷,必须靠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

4、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我国人均GDP己超过1000美元,在人均GDP1000-3000美元这个时期,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种矛盾的凸显时期。由于复杂的国内国际因素,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在我国长期存在,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在特定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突出地、大量地、经常地表现出来的是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我国社会现阶段人际关系上的主要矛盾,是政治生活的主题。收入差距持续拉大、阶级阶层分化加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群体事件大幅度上升等人民内部矛盾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些矛盾形

5、成的原因是复合型的、综合型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国内的原因,也有国际的原因。在诸多原因中,发展不够是一个重要原因。解决这些矛盾,必须靠发展。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发展,离不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环节。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消灭剥削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把他们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描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并且指出,在这个联合体中,个人与社会之间不再对抗,而是实现了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认为,私有制是造成生产关系对立性质的根源所在,对立是私有制社会人际关系的普遍特性;只有在消除了阶级对立的社会集体中

6、,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有个人的自由。在马克思看来,私有制必然产生剥削,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引发各种社会矛盾,造成社会的不和谐。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推翻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邓小平把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不仅是一条社会主义的经济原则,也是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原则。他认为: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邓小平指出:

7、“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只有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人民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物质基础,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也才能保证整个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重要的是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社会总资产中要保持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