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宋元时期宗教绘画中佚名画工的民俗意识

浅析宋元时期宗教绘画中佚名画工的民俗意识

ID:21222915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0

浅析宋元时期宗教绘画中佚名画工的民俗意识_第1页
浅析宋元时期宗教绘画中佚名画工的民俗意识_第2页
浅析宋元时期宗教绘画中佚名画工的民俗意识_第3页
浅析宋元时期宗教绘画中佚名画工的民俗意识_第4页
浅析宋元时期宗教绘画中佚名画工的民俗意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宋元时期宗教绘画中佚名画工的民俗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宋元时期宗教绘画中佚名画工的民俗意识以佚名画工的民俗意识作为出发点,从美学角度来分析宋元时期宗教佚名作品的形质和气韵,以此来探究宋元时期宗教绘画中佚名画工所绘作品所传达出的心理状态、世俗情结与艺术价值。在中国美术的发展过程中,占据一隅的宗教佚名画不容忽视。古代宗教佚名画中,大多数是佚名画工所绘,特别是宋元时期,治者奉行宗教信仰并允许多种宗教信仰,大力建造佛寺、道观,宗教绘画盛行,各地众多民间画工是宗教绘画的重要力量,这一时期属于宗教发展的繁荣时期。佚名画工们多来自民间,服务于社会民众,带有强烈的宗教崇拜与对生活纯粹的感悟,以及坚实的民众基础让其呈现神秘与世俗相交融的特点。

2、在当下绘画史研究中,大多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是绘画本身,如中国美术史、中国画论、民间美术以及宗教绘画研究等书籍或文献,对于佚名画工的审美心理与民俗文化特点的研究较少。宋元时期特有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给予了宗教绘画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源泉,现存有大量的优秀佚名画作,这些宗教绘画较完整地再现了社会百态,折射出了当时历史状况、民俗风情与画工的世俗心理,这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其价值。目前民间画工越来越少,并且不似当年那般繁荣,关于他们的艺术观念、艺术价值和承载的历史文化意义与民俗心理的研究很少,这些画工所创造的画作是不可再生资源,需要专门的机构来保护与修复,同时也需要民众对残存的传统宗教绘画增

3、强保护意识。一、神灵世界的构想与崇拜“神”,原始宗教中泛指具有超凡力量的神灵,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神灵不再局限于宗教领域,而是渗透于各个领域中,其中就包括艺术。神,是指人与自然的一种特殊关系,上溯到远古时代的佚名图像,下至明清时期的民间美术,在绘画中人们通过不同的自然物象来指代神灵的形象。在许多神话传说中我们都能够看到人类对自然本身的崇拜痕迹,如女娲用黄土创造人类,这使得中原汉族对土地有依赖和崇拜心理,因此在宋元时期的宗教壁画中常出现金山银山等形象;还有对神兽的描绘,也是由于原始民族将动物看作是人类的保护神。总之,对于自然的崇拜观念在于民众心中,这种视自然万物为人类之母的原始

4、自然主义意识,对艺术和艺术思想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宋元时期的宗教壁画中常有许多神话故事,是人们认识和征服大自然、祭奠祖先或者祈祷的一种象征形式,人们常借助想象,把幻想的物象形象化,通过代代口头相传留下来的关于人、神或者半人半神的故事。例如宋元时期的敦煌壁画与开化寺壁画,常出现的本身故事、经变画都是民俗化的宗教,是绘画创对宗教的理解与阐释,每一幅经变画都有着世俗目的,或表现出人们所追求的理想世界,或表现伦理道德观念,或寄托崇拜思想。在现存的宋元时期宗教佚名画中,神灵造像“平民化”,半人半兽的形象融入宗教绘画中,这是由于各地众多民间画工是当时宗教美术最直接的创造者,他们身上有着

5、深刻的自然崇拜意识和民族群体意识,他们的民俗意识承载着广大民众的民俗心理。例如永乐宫壁画中的《朝元图》,全画以八个主像作为中心,两列形成庞大的队列,近三百多个天神地祇表情神态各不相同,有的目光深邃,有的情绪激昂,有的端庄安静,有的左顾右盼,变化中富有统一,毫无杂乱无章之感。主像高约三米以上,给人至高无上、肃穆辉煌的感觉,观者步入三清殿,必然会被眼前一派辉煌壮丽景象所震惊,让人心生肃穆之感。这与现实世界的冷清孤寂完全不同,似在告诫人们,只有通过苦修而悟道,才能挣脱尘世人生的痛苦而进入神仙世界。永乐宫壁画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把对神灵敬仰崇拜和自身感悟融入画中,他们所建构的神灵世界是

6、很多有名画家难以达到的。二、现实生活的写照从图腾中的神灵形象到宋元时期的宗教绘画,能够发现神仙或菩萨形象在民间画工笔下逐渐趋于人性化与生活化,带有现实主义色彩,更接近生活。永乐宫壁画与敦煌壁画中的画工们将神灵“人格化”,首先是人将自然神想象为人的形象,将神灵造像平民化,出现半人半兽人神结合的形象,如敦煌壁画中女娲上身为人,下身为蛇,神灵形象描绘成凡人模样,还有吉祥天女像等都看上去如普通生活中的妇女,平易近人,亲切可亲便更加迎合普通民众心理,深得民众喜爱。其次是将人的感情、内心观念、美好品德与才能赋予神灵,如自然物象中赋予莲花纯洁脱俗的象征,赋予狮子勇猛的保护意味,这是使其“人

7、格化”“理想化”的体现。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佚名宗教画多出自民间画工,他们甚少在画中题记留名,因而关于画者的记载很少。他们接触与反映的是下层人民的现实生活,他们与名家或宫廷画家的艺术观念与审美意趣不同,师承相授的方式以及画工们将自己特有的生命力根植于艺术中的特点使得画面随意灵活,画风上保持着民族、民间的优秀传统。正是有民间画工的描绘,才使得宋元时期的宗教绘画呈现世俗性与现实性,这也是前朝绘画所不能达到的。具体来说,佛教绘画在中国的发展是逐步走向世俗化与民族化的,带有鲜明的中国民间色彩。例如敦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