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201833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0
《试论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双困生”心理救助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双困生”心理救助的作用进入2l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在校大学生人数逐年攀升,而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甚至产生了一定比例的“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的“双困生”。深刻分析“双困生”产生的根源,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一些指导性的建议,为这些“双困生”提供一个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已成不容迴避的重要议题。而积极心理学提倡积极人性论,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注重发掘、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这对于高校“双困生”心理救助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双困生”心理救助 :G444:A Psychologica
2、lAidofPositivePsychologyto"double-poorStudent"ofCollege ZHANGJieping,LIUedicalCollege,Luzhou,Sichuan646000) Abstractentofhigheducationinthe21thcentury,thenumberofcollegestudentsisincreasingyearbyyear.Atthesametime,thecollegestudentsinfinancialdifficultiesaregraduallyincreased,evenpro
3、ducingacertainpercentageof"economicpoverty"and"psychologicalpoverty"ofthe"doubletrappedstudents".Thispaperanalyzedtheoriginofthe"doublepoorstudents"andtooksomesuggestionforthesereasons.Itisanunavoidableissuethatentforthesedual-poorstudents'healthygrootespositivehumannaturetheory,mainly
4、studyingthepeople'spositivepoentalquality.Itisaninstructivemeaningforthepsychologicalassistanceof"doule-poorstudents". Keywordspositivepsychology;"double-poorstudent"ofcollege;psychologicalassistance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21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双困生”作为大学校园的一种弱势群体,其身心发展是否良好,不仅关系个
5、人今后的人生发展,还关系到学校乃至社会的整体健康发展。因此,对帮助他们完善健全人格刻不容缓。 1“双困生”与贫困生的区别 贫困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持教育及其相关生活费用,或支付教育及其他相关费用很困难的学生。在贫困生中,很大一部分学生虽然经济困难,但精神上却很富有,他们自信、乐观,心理健康。他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并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自己的生活费,或通过申请奖学金完成自己的学业。而所谓“双困生”是指那些不仅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造成经济贫困,更重要的是由“经济贫困”带来了“心理贫困”。“双困生”背负着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心理发展与成长处于一种畸形的环境
6、和氛围之中,往往会产生自卑、孤僻的性格,对社交也有一定的恐惧心理。这些因素往往导致“双困生”难以适应校园环境,如不及时调整心态,摆脱“心理贫困”,势必影响其学业,甚至毕业以后也会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2“双困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贫困”是指经济上的困难,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贫困就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困难,而更主要是驾驭和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的能力较低。“双困生”所要面临的社会关系不仅包括对物质资源的调动和利用,而且包括对信息技术、人际关系的协调和把握。当一个人因这一套关系失衡而导致他无法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就已经沦为“双困”状态。高校“双困生”的
7、贫困应包括以下四种情况。① 2.1经济十分困难 “双困生”主要有:多数来自边远山区,父母以务农为生,经济比较匮乏;来自于城市的单亲或双亲下岗、待业、失业的城市贫困家庭;部分孤儿,单亲或双亲残障,或家庭丧失劳动能力的学生;多子女家庭学生,甚至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女同时在高校就读;家庭的突然变故、自然灾害造成贫困等等。他们的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并且这一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得到解决,直接导致学生经济困难。 2.2学业面临挑战 部分“双困生”背负着父母和全村父老乡亲的厚望,因而他们生怕学习不好,甚至出现了焦虑不安、悲观失望、逃课、考试舞弊等不良现象。调查显示: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