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清代汀州客家方言诗探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清代汀州客家方言诗探微[]清代汀州客家诗歌与客家方言的联系是客家诗歌最突出的特点。清代的汀州地区出现了纯客家方言诗歌,本文以林宝树的《年初一》为代表,探索分析客家方言诗特有的语音、语义特色。 [关键词]清代;汀州;客家诗歌;方言;中原古音 []I206[]A[]1671-5918(2010)05-0118-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0.05.061[本刊].hbxb. 关于客家方言主要部分为中原古音的观点,众多现代学者在学术上进行了考证,房学嘉先生在《客家源流探奥》一书中提到:“客家话中有相当多的中原古音,则是南迁的中原汉人带来的。”
2、为了证明客家方言中保留有相当多的中原古音,但又吸收了当地少数民族语音的观点,房学嘉先生还把客家方言与当前学术界公认的保留有大量中原古音的闽南方言、粤语方言作比较:“尽管客方言与闽南方言、粤语方言差异甚大,乃至相互不能用以通话,但它们也同时存在着足以说明自身继承关系的共同性,首先是保留了较多的古代汉语成分。在语言上,客家方言有两个入声(广州音三个,闽南音两个),又有p、t、k、m的辅音韵尽;在词汇上,多古代单音节词,如食、企、知、本、饭、翼、鸟、白等等;在语法上,含双宾语的句式,其语序排列为‘主语十谓语十直接宾语(事或物)十间接宾语(人)’,两个宾语的次序正好同北方方言相反。这些不同现代汉语
3、之处,表明客家方言受秦汉或晋唐古汉语影响颇深。其次是同当代壮侗语有相似之处。其中一点是表示动物性别的词素置于动物名词之后,诸如公牛作‘牛枯’,母牛作‘牛奶’、公鸡作‘鸡公’、母鸡作‘鸡娘’。这些例子反映了客家方言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受壮侗族(古代百越)早期语言的影响。”刘佐泉先生在《“客家历史”与客家文化》一书中不但肯定了客家方言中的中原古音成分,还分析指出了客家方言形成的大体时间:“对客家方言形成起关键作用的是中唐安史之乱引起的对江西的移民……客家话的声母系统,最迟在宋朝末年已经形成……客家话的入声系统,和《洪武正韵》完全符合,虽然有若干部分,包含了自上古到元明的语言,但是整个语言系统的
4、构成,却在宋代。”谢重光先生在肯定中原古音为客家方言主要成分的同时,还认为客家方言在发展中也吸收了上述土人、俚人、蜒人等土著的语言成份。客家方言应该说是一种以西北北方话为基础发展演变而来的新方言。这种新方言即为客家方言。从这些学者的论述中可确定,客家方言的主体部分为中原古音,但在客家人南迁的过程中,也受到了各地地方语音的影响。 客家方言诗《年初一》 根据朱光潜先生的诗歌与音乐、舞蹈是一体的观点,客家人在生活中用客家方言演唱的客家山歌是一种客家的民间诗歌形式。清代汀州文人创作的诗歌,虽然功能已经不是用于歌唱,但是在一些诗歌中还是可以发现客家方言的蛛丝马迹,有些诗歌以客家人熟知的方言俚语入
5、诗,有些诗歌甚至完全用客家方言创作而成,具有非常明显的中原古音痕迹。 清代汀州最典型的客家方言诗是武平举人林宝树创作的《年初一》。《年初一》以白话韵文七言歌体的形式,为人们展现了一幅幅客家地区生动丰富的民俗画卷,叙述了客家人民节日喜庆、丧葬哀悼、农事耕作、商业贸易,以及各类手工业的生产状况,用客家话吟诵,明白如话,而又趣味盎然,完全是一首文人创作的叙述客家民俗风情的长诗,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客家方言在形成的过程中虽然“杂以南音”,融合了当地土著居民的语音,但是其中原古音依然比较明显。林宝树为了让《年初一》读起来朗朗上口,对文字的选用有两种情况,一是采用客家方言的谐音字,既形象又通俗,比
6、如“扩烂泥团更好耖”之“扩烂”,采用的是谐音,指“敲烂、敲碎”。“星光半夜旧来睡”之“星光半夜”指“深更半夜”,“星光半夜”一词既是谐音,又非常形象地形容了半夜的夜空情形。“旧”即谐音“就”。“金盏银盘缔缔转”之“缔缔转”亦是谐音,指杂技表演中金盏银盘快速旋转的样子。“蚁公包子掂者多”,“蚁公”亦是谐音,指蚂蚁。“人人改挖芋卵煮”,“改”亦是谐音,即“挖”的意思。“懒尸惰骨害人妈”,亦是谐音,指懒惰又会惹是非的女人,“妈”是客家地区对女性和雌性动物的特称。在这些与客家方言谐音的诗句中,林宝树很注重字句的形象和动作,使全句因这些词语的运用更加生动,即使不识字的客家人在聆听了这些诗句之后也能对
7、诗句的意思明白清楚。 二是采用的文字体现了客家话具有中原古音、古义的特点。 朝,“朝朝宰杀□牛猪”之“朝朝”,指每天早上。“朝”,读音为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