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析汉英思维差异与商贸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汉英思维差异与商贸翻译摘要在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氛围的交流中,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含义往往不一,造成这种交际障碍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英汉思维之间存在差异。因此,英汉思维差异的研究将会对商贸翻译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首先从文化因素,思维方式,地缘结构和风俗习惯诸方面探究其成因,然后探讨英汉思维差异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以及常见商贸翻译的弊病,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总结了商贸翻译的原则,帮助人们消除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误区,以更好的服务于商贸翻译。关键词汉英思维差异商贸翻译商贸翻译原则AbstractInthecommunionofdifferentcultural
2、atmospherebetweenChinaandWest,themeaningoflanguagewhichusedbypeopleisdifferent.ThereasonthatcausethiscommunicationbarrieristhatthedifferencebetweenChinaandWestthinkingways.SothestudyofthedifferenceofthinkingwaysbetweenChinaandWestwillhavepositiveeffects.Firstly,thispaperexplores
3、thecausesfromtheculturalfactors,thinkingmode,thegeopoliticalstructureandcustom.Secondly,explorethinkingwaysdifferenceinlanguageandEnglishonperformance,andcommonbusinesstranslation'sills.Last,proposethecorrespondingsolutionandsummarizestheprincipleofbusinesstranslation.Inordertos
4、ervethebusinesstranslation,weshouldhelppeopleeliminate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inthemisunderstanding.KeywordsThedifferentthinkingwaysBusinesstranslationBusinesstranslation第21页principles目录引言4一、浅析英汉思维差异之成因41、文化因素的差异4(1)不同的文化渊源4(2)不同的文化心态52、思维方式的不同53、地缘结构的不同64、风俗习惯的不同6(1)依赖与自立6(2
5、)重礼仪与重事实7二、英汉思维差异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71、形象思维vs.抽象思维72、综合型思维vs.分析型思维8三、英汉思维差异对商贸翻译的影响8四、常见商贸翻译的弊病及应对方法91、照搬词典的释义92、照搬原文的功能词10第21页3、照搬原文的表达方式104、常见商贸翻译弊病的克服方法11五、商贸汉英翻译的原则与运用121、商贸汉英翻译的“忠实”原则与运用122、商贸汉英翻译的“准确”原则与运用143、商贸汉英翻译的“统一”原则与运用17结语21参考文献:21致谢22第21页浅析汉英思维差异与商贸翻译引言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的任意的符号系统,是人类表
6、达意义和思想的重要工具。思维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具体地说它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它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语言和思维关系紧密,互相作用。在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的翻译过程中,原作与译者的沟通依靠共同的思维规律。而思维活动的差异与商贸翻译又有着不容忽视的关联性。一、浅析英汉思维差异之成因第21页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一方面,思维方式与文化密切相关,是文化心理诸特征的集中体现,又对文化心理诸要素产生制约作用;另一方面,思维方式又与语言密切相关,是语言生成和的深层机制,语言又
7、促使思维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但由于受传统文化、地理位置和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英汉思维模式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严重影响到了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因此,探究英汉思维差异之成因,更有助于人们制定相应的对策,更好的服务于跨文化交际。1、文化因素的差异美国著名文化心家尼斯比特认为东西方文化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轨迹:西方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分析思维为特征;而以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则建立在深受儒教和道教影响的东方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辩证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1)不同的文化渊源汉语民族侧重整体综合。在对待人与的关系上,汉民族倾向
8、于把世界看作一个综合的整体,崇尚“天人调和”、“天人合一”,务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