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探索

浅析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探索

ID:21151127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0

浅析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探索_第1页
浅析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探索_第2页
浅析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探索_第3页
浅析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探索_第4页
浅析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机构一直处在不断地调整之中。在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发现和解决问题,在探索中成长。  关键词:政府机构;改革;成长  简介:李奇峰(1986—),男,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我国政府改革的实践过程(1950-80年代)  (1)第一个恶性循环(1956——1965)  在1956年以前,中国的政府体制基本上处于形成阶段。其间,曾经先后有1951年,1954年两次政府精简,但是由于盲目的照搬前苏联模式,至50年代中叶,政府体制不断呈

2、现集中化管理和集权化倾向。这种趋向具体表现为:第一,按产品设置结构,过分强调部门的条条管理,造成部门林立,机构膨胀。1956年国务院设置的81个机构中,经济部门有40多个,其中大部分是经济专业部门,直接管理工业企业的就有18个。第二,权利过分集中,管的过多过死。在中央,地方关系上,中央支配的财力偏高,地方财力过小;在政企关系上,企业的自主权太小,成为行政的附属物。权力的过分集中限制了企业和地方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同时也造成机构,人员的膨胀和效率的底下。  (2)第二个恶性循环  “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中断

3、了改进政府体制的尝试,带来的是体制的混乱。尽管这期间曾经大幅度下放权力,裁并机构,下放人员,如1970年国务院工作部门裁并为32个,达到建国以来的最低点,但从整体上说,这一时期政府体制处于无序的状态。  1976年10月以后,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为了加强管理,国务院增设了许多机构,到1981年低国务院工作机构达100个,为建国以来机构数量的最高峰,同时中央直属企业也增加到2680个。  从1966年到1981年是中国政府体制发展极不正常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里,各种关系或被中断,

4、或被扭曲,整个体制一片混乱。  (3)第三个恶性循环  随着政治的安定,经济的恢复,政府改革的任务显得越来越突出,因为改革开放需要理顺各种关系,需要高效的管理。从1982年开始,以国务院为起点,从上至下开始了一场较大规模持续3年之久的机构改革。这次改革的最大特点是结合经济体制改革,在转变职能,理顺关系方面进行了探索。在精简经济管理部门的同时,充实和加强了综合协调,统计监督,立法职能部门。在领导班子方面,规定了各部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减少了副职。进行了干部的“年轻化,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改革。在

5、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工作部门由100个减少为61个;省级政府工作部门从50个减为30个;县级政府部门从40多个减到25个。在人员编制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从5.1万人减为3万人,省级党政机关从18万人减为12万人,市县机关人员减约20%。  1982年的这次机构改革实质上仍然无法摆脱旧体制的框架,依旧在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中绕圈子。机构只是单纯的数量裁并,没有真正的界定职能,因而在改革不久再度出现膨胀的趋势。  二、我国政府改革的经验启发  纵观50年代以来的政府机构调整以及80年代的政府改革,我们从中可以得

6、到以下的启示:  政府改革本身是一个利益调整,利益格局重构的过程。这在80年代的改革过程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政府内部的横向纵向机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利益日益主体化,改革所带来的利益和权力的得失会影响这些机构的态度和行为。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全局考虑,局部着眼,在保障全局利益的同时,要兼顾地区,部门的具体情况。  政府改革是一个不断制度化的过程。加强改革制度化保障是我国改革的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长期的人治的传统,淡漠的法制意识,使许多制度或者形同虚设或者随意废弃,不仅不能巩固取得的成果,而且也会

7、削弱政府的权威性。  政府改革的核心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我国几次的政府改革虽然都不同程度的促进了人的积极性的发挥,但是这些改革在发挥人的积极性方面都显得时效过短,后劲不足,体制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如何利用改革调动人的因素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课题。  现在中国正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建设时期,中国政府也开始了新一次的政府体制改革。我们要转变政府职能,新时期改革不同于以往,当今我国政府要真正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的相关措施。从我国自身的经验

8、和实际来看:在国家相关立法中进一步明确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根据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对政府职能转变提出的客观要求,应当在相关立法中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定位。  完善和逐步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行使公共权力,履行公共职责的监督机制。这包括优化人大代表结构,尤其是人大常委的结构,增加专家型专职人大常委。要逐步减少人民代表中的政府官员比例,最终改变政府的自我评价,自我监督的体制弊端,从制度上监督保证公共服务型政府。  加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