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120592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9
《一石“三”鸟:从《伤仲永》中学作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石“三”鸟:从《伤仲永》中学作文文/陶小松【摘要】《伤仲永》讲述了方仲永由“神童”变成一个普通人的经历,并由此引发议论,“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及自身的学习有关”这一道理。学习这篇课文除了明白文言故事,从故事中悟出道理外,其实本文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给我们提供了作文技巧方面的借鉴,一学习“叙议结合”的表达,“两块式”结构。二学习“先扬后抑”的笔法,“纵向式”对比。三学习“详略得当”的选材,“见闻录”方式..关键词作文技巧;叙议结合;先扬后抑;详略得当《伤仲永》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文中讲述了方仲永由“神童”变成一个普通人的经历,并由此引发
2、议论,“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及自身的学习有关”这一道理。学习这篇课文除了明白文言故事,从故事中悟出道理外,其实本文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给我们提供了作文技巧方面的借鉴,不妨利用阅读教学来指导写作,将读和写结合起来,古为今用,课文就是我们作文教学的好教材。名作见精巧,临川先生的《伤仲永》思辨超人,随笔挥洒,凭一篇别致小文,引发我们不倦地探讨、不断地截获可圈可点的阅读知觉,尤其在写作方法上颇具匠心,有许多值得鉴赏的地方,是指导学生读写结合的范例。一、学习“叙议结合”的表达,“两块式”结构表达上,叙议结合。借一件事来抒发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叙述是基础,阐明道
3、理是核心。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第1、2段写方仲永的始末表现,即“为什么伤”,采用记叙的形式;第3段阐明的观点和看法,即“伤什么”,采用议论的方式。认为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强学习,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同时,安排“两块式”结构,一块内容主要是“记叙”,一块内容主要是“抒情”或“议论”。记叙在前,抒情或议论在后;记叙具体生动,抒情或议论简明贴切;记叙着眼于表现人或事,抒情或议论着眼于点示文中故事的意义或者表达自己的感受。本文借事说理,叙事平实,说理自然,叙是议的依托,议是叙的深化,说服力强,引人深思。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初学写借鉴。这是比较典型
4、的“叙议结合”、“一事一议”的文章结构。二、学习“先扬后抑”的笔法,“纵向式”对比先扬后抑,跌宕多姿。本文的叙事部分先扬后抑。先铺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后写他变得平庸无奇,前后互为反衬,对比鲜明,显示方仲永才能的落差之大,突出他变为庸人的不幸结局,令人警醒、惋惜。先扬后抑的着眼点是“抑”,采用这种写法,表明了对“不使学”、不让人才“受之人”的错误做法的否定、批判的态度,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同时,三个阶段依时间纵向安排如下: 三个阶段的叙述:第一阶段,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和天赋。如:“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
5、“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泯然众人矣”。先扬后抑,以巨大的反差给人强烈的心理冲击,产生“理不讲而自明”的艺术效果。这样形式的表达,比起那些用大而长的段落进行叙说,显得简洁、秀美而有抒情意味,具有对比反衬的哲理美。三、学习“详略得当”的选材,“见闻录”方式安排材料,详略得当。本文的叙事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用“闻”“见”“闻”三个片断,依次分写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按时间顺序把这三个片断结为一个整体。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方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见”和“
6、闻”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详写第一个片断,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极简略地写后两个片断,点出他的才能衰退以至泯灭。叙事一气贯通而层次分明,详略有致而结构紧凑,内容集中而意旨鲜明。这种见闻录的叙事方式还使方仲永与“我”发生了联系,富有生活气息,给人真切之感。在一篇文章中,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是两种互为补充的表达方法。一篇作文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定要有主次安排。这就需要注意详略。详略得当才能使中心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实,不仅如此,行文上,言简意赅。全篇的行文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
7、映生辉。本文的语言十分精当。叙事部分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过程,议论部分也不过七十余字,文中的每一词、句都有其确切的表达作用。如第一段“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悲剧命运的家庭背景;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则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仅“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一句话就刻画出仲永父亲因贪图小利而自得可叹的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