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ID:21080355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9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_第1页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_第2页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_第3页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_第4页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把教学时难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能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

2、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作用  【】G623.5【】B【】1001-4128(2011)04-0094-01    在教育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把信息技术引入学校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能把教学时难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

3、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令人终身难忘。故事中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和哲理引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如,我在讲“看图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时”,采用故事导入,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孙悟空从西天取经回来,买了一个特别大的西瓜,驾起筋头云回到花果山,那些小猴子一见到孙悟空都高兴地围上来,争着要吃西瓜。孙悟空说:“今天,谁做对了我出的题目,我就奖励谁吃西瓜。

4、”于是,孙悟空出示了下面的题目:看图说出图中的阴影部分分别占这个圆的几分之一。四个小猴子都答对了孙悟空出的题目。孙悟空高兴地说:“你们四个真聪明,现在我就把西瓜奖给你们吃,这样吧,你们分别吃这个西瓜的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剩下的留给我,怎么样啊?”这时,有三只小猴子把嘴巴噘得高高的,很不高兴。这时,老师停止了故事的播放,问:“同学们,为什么那三只小猴子把嘴巴噘得高高的呢?”(学生发表意见后)老师说:“同学们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吗?(想)学习了今天这节课的知识,大家就知道了。”像这样,播放一段录像,倾听一段录音来引入课题,把一些枯燥而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有趣而贴近儿童生活

5、的故事情节,从而使他们始终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教学紧凑,过渡自然,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巩固练习时,又出现了“给小猴子分西瓜”的画面,让学生解决本堂课开始提出的问题:为什么那三只小猴子不高兴呢?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进一步发挥主体作用,通过讨论、合作学习,相互解答,使整堂课处于层层推进,学生情趣交融,由“被动型”学习变为“主动型”学习。  2利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有效地营造学生研究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将复杂的问题转

6、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角的概念”一课时,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再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又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  3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而有的数学知识又比

7、较抽象、枯燥,难于理解,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如在教学行程问题中相遇问题时,比较抽象,学生难于接受。于是用多媒体模拟小强和小丽同时从自己的家里出发相向走向学校的情景,学生倍感兴趣,同时还能使学生清楚地观察到:两人1分钟各行了多少米?2分钟呢?3分钟呢?当两人经过4分钟时,出现了什么情况呢?(相遇)两人所走的路程和与两人的距离有什么关系?这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