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巧设计,凸现主导

精巧设计,凸现主导

ID:21077007

大小:6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9

精巧设计,凸现主导_第1页
精巧设计,凸现主导_第2页
精巧设计,凸现主导_第3页
精巧设计,凸现主导_第4页
精巧设计,凸现主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巧设计,凸现主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精巧设计,凸现主导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但这并不是说,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理念,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以就此放手,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随心所欲,漫无目的地发展个性。学生应该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进行有组织、有纪律、高效率的数学学习。提问是课堂掌控的有效手段,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思想撞击的重要形式,如何有效地优化课堂提问?本文就此进行一些探讨。  一、构建问题链接,引导思维深入  思维是

2、从问题开始的,激发思维最典型的情境是问题情境。利用问题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研究和探索,将教学内容问题化,用知识点来构建问题链,使学生产生连续的思维活动和求知行为。  案例一:七年级"因式分解"教学片段  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若x=-2,则20x240x=  (2)若a=201,b=199,则a2-b2=  (3)若a=199,b=-1,则a2-2abb2=  (学生活动:4人一组讨论交流了各自的不同算法,请

3、每题算得最快的同学谈思路,得出最佳解题方法。)  2.观察分析,探究新知  (1)观察:a2-b2=(ab)(a-b);a2-2abb2=(a-b)2;20x240x=20x(x3)  师:它们的左边都是一个什么式子?右边又是什么形式?  生:它们的左边都是一个多项式,右边都是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  (2)师:类比小学学过的因数分解概念,(如30=2×3×5)你能得出因式分解的概念吗  (引导学生类比概念,得出因式分解的概念。)  简评: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各

4、式的特点,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概括,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也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以设疑探究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教学有效性明显提高。  二、把握提问方式,激发探究热情  好的提问设计应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使其知识内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取决于教师引导启发作用发挥的程度,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具备启发性。通过提问、解

5、疑的思维过程,达到诱导思维的目的。  案例二:八年级"方差和标准差"教学片段  出示问题情景  师:你认为挑选哪一位比较合适?请说明理由?  (学生活动:给出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画出折线统计图,感受波动在图形上的直观反映。让学生讨论并回答。)  生①:甲,因为甲的成绩比较稳定。  师:回答比较全面,那你是怎么知道它比较稳定的?  生①:甲的折线统计图相对比较平坦。  师:很好!那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数学模型来表达这个波动大小?  (学生活动:学生开始寻求解决的方案,在探讨中发现问题

6、。此时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等待适当的时间后,再进行引导,将问题不断引向高潮和关键)  师:能否用射击成绩与平均数的偏差的和来衡量?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动手计算)  生②:不行,结果都是0,无法比较。  师:对!那这个情况是偶然还是必然?  (师生共同将这个问题深入到一般情况,说明用这种偏差的形式根本不能比较。)  师:那我们怎样改进这个数学模型?  生③:用每次射击成绩与平均成绩的偏差的平方和。  师:非常棒!那数据的偏离程度还与什么有关?  生④:与射击的次数有关。

7、  (在学生能回答的情况下,那么就可以即使提炼出方差的概念。否则,可再引导性地问,如何比较比较两组样本容量不同的数据的偏离程度?从而,得出用各偏差平方的平方数来衡量数据波动性。最后进行概念地一般化,即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概念,使概念转化成公式。给出一组数据x1,x2,……xn,平均数,以及方差的符号s2)  师:那我们如何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这个概念?  (引导学生仿照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即把方差理解成一个平均数,以各偏差的平方作为平均数公式中的数据。若学生还存在困难,就再将各偏差的平方进行分

8、解,先让学生表达各偏差,即各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再平方。这样就水到渠成,得到了方差的计算公式)  简评:教师的提问,首先应该在的学生最近发展区处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问题进行发问,提问的内容应根据学生已有水平和思维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形象到抽象,逐步逼近数学本质。提问要有思考价值,能够巩固已学知识、启发思维活动,引起对所学内容更深层次的思考。因此,提问设计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上课的效率。  三、妥善设置梯度,分散问题难度  成功的课堂提问应当是贯穿整个课堂的主线,引导着学生由浅入深地去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