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口再生产”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人口再生产”教学设计

ID:21067574

大小:41.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0-19

高中地理·“人口再生产”教学设计_第1页
高中地理·“人口再生产”教学设计_第2页
高中地理·“人口再生产”教学设计_第3页
高中地理·“人口再生产”教学设计_第4页
高中地理·“人口再生产”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人口再生产”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中地理·“人口再生产”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口再生产”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口再生产”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口再生产”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口再生产”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口再生产”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口再生产”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口再生产”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口再生产”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口再生产”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口再生产”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口再生产”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口再生产”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口再生产”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口再生产”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口再生产”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口再生产”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口再生产”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口

2、再生产”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口再生产”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口再生产”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口再生产”教学设计【教材教法分析】本节首先讲什么是人口再生产。教材中给出了人口再生产的简单定义,教学中让学生对此内容能理解就可以了,不必强求记住。但作为教师应了解,教材中给出的只是狭义人口再生产的定义,是仅从人口数量方面考察的人口变动过程。实际上,人口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的集合体,其个体构成是错综复杂的,他们的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文化水平、职业、社会地位、宗教信仰等方面并不完全相同。在人口再生产过程中,老一代人口陆续死亡,脱离了人口总体,新一代人口不断出生,加入了人口总体;有的人口长

3、大了,变成了社会的劳动力,有的人口则变老了,退出了劳动人口等等。这样的人口再生产过程,不仅人口的数量在变化,总人口中的年龄性别、社会经济结构、地域结构及人口的素质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种意义上理解的人口再生产,是广义的人口再生产。一般来说,实现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位是家庭,即各个家庭人口的出生、死亡和其他变动,共同构成了整个社会的人口再生产。正是由于人口再生产是以家庭为基本实现单位,家庭的性质、规模和结构等都对人口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计划生育工作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个家庭中的原因。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是人口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教材对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只是粗略地进行了

4、介绍,目的是使学生能对人口转变的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作为教师,还应对以下几个方面有所认识。教材对人口再生产类型划分这一问题,没有展开叙述,但在编写时采用了“四种”划分方法。这主要是考虑到“三种”划分标准在划分人口再生产类型时,将原始社会的人口再生产和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再生产混为一谈了。实际上这二者是有区别的。虽然原始社会时期和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均很高,但水平仍有差别,且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极高且基本处在同一水平,人口增长速度极为缓慢;在农业社会,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但由于生产力水平已有了较大的提高,尽管死亡率仍波动较大,但已呈现出一定幅度的下降,从总体

5、上看,出生率高而稳定,死亡率高而起伏不定,自然增长率低或不高,但平均来看远高于“原始型”,人口增长速度比原始时期明显加快。因此教材把原始时期和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分别划分为“原始型”和“传统型”。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为什么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教材在描述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时,虽然没有特别强调,但已说明了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从人口发展的历史来看,各个阶段死亡率始终低于出生率,要不然人口也不会从原始社会很少的数量发展到今天60多亿人口。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性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们逐步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状况,人们的营养水

6、平和保障生命的各种条件,特别是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也就是说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都是死亡率下降的必要条件。可见,生产力的发展对死亡率的作用是直接的,这也正是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首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基本原因。有关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教材中只是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及各大洲的角度进行了讲述,这部分内容让学生有所了解即可,不必再深入。教师在教学时需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正如教材中已指出的,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经济、文化及环境条件等存在差异,因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并不具有同步性,尽管许多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相同,但这并不表明这些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

7、亡率都处于同一水平。比如目前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再生产处于“过渡型”,但这些国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差别还是相当大的。第二,在人们看来,社会经济越发达,死亡率应该越低,但教材中表1.2中的数据却显示出相反的结果,发达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这是为什么呢?在表注中简单地对此现象进行了解释,主要是因为年龄结构原因造成的,可以进一步用数据来验证。假定有两个总数相同的人口,各自的年龄结构与分年龄组死亡率见下表:年龄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