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1.1《人口再生产》教案(1) 旧人教版选修1

高中地理 1.1《人口再生产》教案(1) 旧人教版选修1

ID:29362973

大小:4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地理 1.1《人口再生产》教案(1) 旧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高中地理 1.1《人口再生产》教案(1) 旧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高中地理 1.1《人口再生产》教案(1) 旧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1.1《人口再生产》教案(1) 旧人教版选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再生产【教学目标】1.理解人口再生产的概念2..掌握人口再生产的类型、特点及转变规律3.了解人口再生产在世界上的地区分布差异【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人口再生产的类型及其转变2.难点:两种“低自然增长率”(原始型与现代型)的本质区别【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归纳、列表、分析、比较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按《高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高二开设选修性地理课程,内容主要有:人口与环境、城市地域结构、文化景观、旅游活动和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从今天起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板书)本单元属《人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大纲中所要求的“人口发展

2、”的基本内容。在本单元里,我们主要探讨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内容有:人口的数量与环境(2、3节);人口的素质与环境(4节);人口的迁移与环境(5、6节)。而本节课所学的“人口再生产”是“人口发展”的基础,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规律是本节的重点。【讲授新课】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板书)一、人口再生产的概念(板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体,是由不同的性别、年龄的个体所组成,随着时代的推移,老一代陆续死亡脱离人口总体,新一代不断出生加入人口总体,这种世代更替的过程,就是人口再生产。在这种更替过程中,不仅人口的数量发生了变化,同时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及地域结构也发

3、生了改变。二、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板书)请同学阅读课本2~3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人口再生产类型由哪些因素决定的?2.人口再生产类型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3.对照“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说说人口再生产类型是如何转变的?看完后,教师组织活动,(可先找学生回答,不足之处再找其他学生补充),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归纳、总结完成下列表格:【简答】1.人口再生产类型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所决定。三者关系: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按此关系,人口再生长类型可分为几种不同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这是与一定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2.四种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特点、成因、分布:类型时

4、期特点原因代表国家原始型原始社会(采猎文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生产力水平极低,主要依靠天然食物维持生存,抵御疾病和自然灾害的能力极低,死亡率很高,且波动性大。非洲布须曼人传统型奴隶、封建社会(农业文明)高出生较高死亡较低增长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生存环境有所改善,但死亡率仍较高。津巴布韦过渡型资本主义社会前期(工业文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产业革命使生产力大发展,极大改善了人类生存环境,营养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死亡率下降较快,但出生率下降相对较慢。巴基斯坦现代型新技术革命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活观念的改革,出生率不断下降并逐渐稳定在低水平,死亡率稳定在低水

5、平。德国3.分析图1.1“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略),思考问题:(1)决定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标志是什么?【简析】1.决定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标志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生活条件改善;营养状况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寿命增长;死亡率下降等。【转承】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由于生产力水平不同,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条件的差异,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口再生产的类型和转变并不同步,而且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具体情况,我们来看课本的第三部分。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板书)目前,

6、发达国家(地区)已经完成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属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多属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过渡型”。而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故整个世界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也是“过渡型”。尽管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都属于“现代型”,但他们之间仍存在着差别,具体情况如下:1.发达国家或地区德国、匈牙利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多年呈负增长;日本其次为0.2%;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稍高,在0.4%~0.8%之间。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大洋州(澳大利亚、新西兰除外)、非洲国家为典型的“过渡型”;亚洲、拉丁美洲的国家,大多数为“过渡型”,个别的国家正在或

7、已经进入“现代型”。如亚洲的中国、韩国、新加坡;拉丁美洲的古巴、乌拉圭等。【课堂活动】分析“2000年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变化”表。结合“表注”思考并讨论下面问题。在人们看来,经济越发达,死亡率越低。但表中数据却相反(北美的死亡率高于拉美),为什么?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概括、结总,并作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人口再生产的类型、特点、转变规律,以及人口再生产类型地区分布差异,它们是人口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