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山水画积墨美学

浅谈中国山水画积墨美学

ID:21059620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9

浅谈中国山水画积墨美学_第1页
浅谈中国山水画积墨美学_第2页
浅谈中国山水画积墨美学_第3页
浅谈中国山水画积墨美学_第4页
浅谈中国山水画积墨美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国山水画积墨美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国山水画积墨美学一、积墨的特点和内涵绘画中的积墨法即墨水经过层层积累、堆积和溃染将物象的层次展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一层一层的墨依次施展,墨色一次一次加深,淡墨覆盖面不断拓展,干湿、浓淡各得其所,纵横交错却又丝毫不见混乱,如流水般轻透纯洁,形成一种浑厚滋润的墨韵。要想积墨的层次鲜明、多而不乱,在积墨过程中,必须等前一遄墨干之后再施下一层。要想表达更加多祥和丰富的效果,不能操之过急,而是要遵循多遍用墨之法,如此才能使画作看似浑厚,实则细腻。对于笔线的分布,要求如同园林中的花萆树木追求错落有致,相错不相乱,相让不相碰,在粗细、曲直中揖让有序,如同大千世界看似

2、错综复杂、乱作一团,人人却各有特立独行的一生。二、积墨的美学要点中国古典美学于中国古代哲学理念,深受“天人合一”哲学观的影响。中国画注重超于象外、以形写神。道艺二者相通,因而人们只有深明道法自然这种原生态的传统文化,才能明白中国山水画的精髓,理解其万物皆然的境界。1.积墨技法展现空间层次美中国水墨画取色单一,层次的展现相较多彩的西洋画困难一些,但将一支墨笔运用得当,以墨水层层染之,展现出来的景象又何尝不是层峦叠嶂的壮美世界。黄公望的《写山水诀》对积墨作了详细的论述:“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分出畦径远近,故在生纸上有许多滋润处。”每

3、一层墨或淡或浓,或窄或宽,都需要画家用心对待。五代董源、北宋范宽、南宋李唐等山水画家都将积墨之法钻研到了极致,将山石的阴阳向背完美地体现出来,为画作增添了轻透的厚重美。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中,富春江两岸峰峦坡石中萆木苍苍,屋舍和渔舟交相呼应,空间一步一变,咫尺千里,可谓“展之得三丈许,应接不睱”。整幅作品给人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神韵超逸,体备众法。在此画中,墨色浓淡干湿并用,运用积墨法时结合了皴法,山峦、平坡用长披麻皴画出,以擦笔为辅,使丘陵富有起伏,笔法峰回路转,浓淡得当,刻画了一片江流沃土,亭台和小桥各得其所,人物和飞禽动静适宜,正应了那句“景随人迁,人

4、随景移”,诗意跃然纸上,让人叹为观止。2.积墨层次展现悠远的意境美情与景高度交融之后,便给予人一种愈加强烈的感受,这正是意境产生的效果。正如我们在品读诗词时,看到丁香,不禁感受到一种愁怨;看到子规,便想到杜鹃啼血的哀愁,遥想那样虚空的场景,充满了鲜艳明丽的色彩。意境属于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大象无形”,要在局限的画纸上展现峰顶大观,必然要模糊,在有形和无形中寻找出一个点,点染出一片郁郁浑厚的山川。黄秋园在《庐山揽胜图》中着力于刻画苍茫幽邃的意境,运用积墨的手法,使画作层次递增却愈发分明,重叠交错中线条愈发清晰。画家拋弃了对庐山的外在写照,而是通过运用积墨法,展

5、现出庐山水活石润的积极高昂的内在风韵。画家将自身超逸脱俗的情怀与庐山客观的自然景致相结合,在作品中充分展现了自己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之情,展现了自己雄浑博大的艺术情怀。画面里山顶树木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幽深的山间空悬的瀑布曲折而下,同那水色云雾交融汇合,如寒光闪耀幽冥;山体虽沉重,却透出一片光亮,给人一种古拙、浑厚的感觉。《庐山揽胜图》中浓皴密点相互结合,这便是黄秋园独特的苍健浑朴的艺术风格。整体看该作品,画面十分恢宏;近观则畅想进入画中作一名白面书生游历一番或作一位深山隐士安宅定居,望着羊肠小道,后又步入摇曳生姿的木桥,登上险峻的山峰,不禁浮想联翩,可否伫立

6、于此等待朝晖,行至流水处,坐看云起时,一直到傍晚,于一片彤云里叹息摇摇而坠的夕阳呢?这幅《庐山揽胜图》便有如此强烈的感染力,让观者不自觉地被带入画中。画家只有在创作时融入画中,用高超的技法才能使作品富有如此吸引人的魔力03.积墨法的包容美积墨法与其他多数技法并不抵触,可以同时结合运用其他技法而不影响其优势,并且其他技法有时还能提供新的积墨方式。但用不同的笔法积出的效果大不相同。一般运用积墨法时吸收、借鉴其他技法的实践很复杂。董源的点积法、“二米”的米点皴积,积的结果都有不同。董源、巨然披麻皴的长披麻线条积法以及黄宾虹重复叠加山石轮廓,这些都是线条叠加的积法。线

7、的重复叠加也是积墨的结果,有一种独特的效果。李可染的山水画运用中锋焦墨勾山,线条有力,画面的立体感强烈,积墨与线条相得益彰。结语艺术并不是高不可攀的,蕴意深远的山水画是不需要文字表达的,它自带一种强烈的影响力,让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多了一种交流方式,产生语言交流难以企及的心灵共鸣。现在,人们在物质文化日益丰富的生活中越发重视创新精神。中国山水画也需要创新精神,中国山水画创应通过创造新的技法和思想,铸造一个新的山水灵魂,为中国山水笔墨翻开新的篇章。叶印商洛学院艺术学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