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山水画中的美学思想

浅析中国山水画中的美学思想

ID:9574210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浅析中国山水画中的美学思想_第1页
浅析中国山水画中的美学思想_第2页
浅析中国山水画中的美学思想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中国山水画中的美学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中国山水画中的美学思想浅析中国山水画中的美学思想  明代画家唐志契《绘事微言》中有这样一句话画尊惟山水最高,虽人物、花鸟、草虫未始不可称绝,然终不及山水之气味风流潇洒,这句话用在艺术美上。就是说中国山水画具有代表中国画的美学意义。它能够极丰富的表现生活和自然。然中国山水画又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之结晶,与诗文构成一体,具有着独到之艺术文化魅力。这种独特之艺术文化展现了中国先民的智慧,把中国传统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因此,中国山水画是一种人生的、生活的、自然的美学艺术。  中国山水画是一种人生的美学艺术。人在快乐时,会呈现笑脸,艺术也是一样,也能够表达艺术家的情感。画家能通

2、过画笔把自己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受表现在白纸素绢上。透过这些笔与墨,读者很容易的领悟其中的内涵,就像人的脸有喜有悲。比如,倪瓒的艺术是自信的,倪瓒的笔墨是高超的。他在《答张仲藻书》中,有仆之所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之言。在他的作品《六君子图》当中,大家也能够看到,画面直取近景、远景而舍弃中景,使画面变得空灵冷逸。他的这种笔墨符合文人画的审美,同时也达到了山水画气正高超质有而趣灵之意。但事实并非只有这些,他在晚年,变卖田地,隐逸湖间,抱着不事富贵事作诗的态度,尽量摆脱尘俗,做一个真正的士大夫文人画家。这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位画家的心智、境界,也可以通过这样

3、的形似和内容来反映一个地本文由.L.收集整理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画家的社会和生活。此外,中国山水画和中国的诗文是一致的,也能够表现人生的一种美学境界。在宋元时期,中国山水画上出现了许多题画诗词,中国的诗和画之间也因此结下姻缘。北宋词人苏轼曾说: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他的意思是说诗和画在法则上都是一个道理的。要巧夺天工,要有生气和意境。那么中国诗和画到底有什么联系呢,又表达了怎样的一种人生艺术美学境界呢?从下面的两个例子来看一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4、。  这是陶渊明的一首小诗,在这里面大家可以读出诗人的一种隐逸人生。在分析一下这首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是一种有我之境,而在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恰恰表现的是无我之境。在这两种境界中,诗人用诗的意境表达了他悠然自得的人生和心境。  再看一下中国山水画中的画面有我和无我之境的表达。元代画家王蒙在《葛稚川移居图》中,描写晋人葛洪移居罗浮山的情景画。画面的人物活动就构成了有我之境。描写的山川就构成了无我之境。再看看倪瓒的《渔庄秋霁图》,画面萧索、湖波微荡,一片孤寂。应是无我之境的佳作。再加上题点

5、,构成了有我之意境。  从上面的这些例子看来,在中国的诗与画中,不管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它们所传达的应是艺术创作者的思想和意图。而注意到这些艺术作品的人,通过这些艺术形象,可以感觉到诗人或画家的匠心独运,可以透过他们联想到自己的人生境遇,从而上升到自己的人生艺术美学境界中。  中国山水画是一种生活的美学艺术。中国的山水画出现之后似乎就与中国哲学和中国失意的文人、仕宦打上了交道。他们远离尘事,结庐而居,过着与山为友,与水为伴寄、与世无争、清心寡欲的生活。这种生活让他们远离了尘嚣和仕途,从而使他们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和不欺世的情怀。从最早的竹林七贤到扬州八怪,他们或许真的对

6、政治、宦途或社会世俗失去了兴趣,从而潜心于艺术,艺术在不知不觉中上升为他们生活意识的一部分。他们在自然中寻求自在的生活,在人生途中寻找安逸的情味,并用笔与墨表现出来。这些富有诗意、充满哲理的画面就构成了他们对于艺术人生生活的佐证。比如,唐代水墨画家王维,晚年隐入陕西蓝田别墅,他画的《辋川图》,山谷郁郁盘盘,云水飞动,而且是意出尘外。千余年来,这幅作品已成为文人理想山川的卧游的精神境界。又如,北宋画家李公麟,曾做《西园雅集图》,以林水为背景,描写一群文人雅士一日偷闲,共过市隐的生活情调。显然,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士大夫和文人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把自己给隐逸起来,把酒临风、

7、抚琴而歌、赋诗作画以之来寻求一种生活的乐趣。  中国山水画是一种自然的美学艺术。在中国山水画作品中,时常可以见到这样的一些作品,画家只把人物做点缀之景,而把高山远水、秋山寒林、林岩泉壑作为主要描绘对象,以之来表达对于自然的崇敬。比如,在北宋画家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画家描绘了崇山峻岭,给人一种压倒之势,似乎高山就在眼前。而画中穿插的行旅,却显得微不足道。很明显,画家在真正意义上不是仅在表现一幅行旅题材的绘画,而是想通过点景,让艺术接受者能够真正的体会到峰峦浑厚、势壮雄强山水画中的壮美境界。又如,在郭熙的《早春图》中,画家描绘了一幅暮春之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