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058135
大小:3.26 MB
页数:85页
时间:2018-10-17
《2018届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文专题复习之实词词义推断方法学习目标探究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几种推断方法,能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准确推测实词词义。隆庆时,绍兴岑郡候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冯梦龙《古今谭概》)猜一猜你能推断出“弄璋”和“弄瓦”的意思吗?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璋”是好的玉石,顶端作斜锐角形,是古代贵族在举行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礼器。给儿子“璋”玩,一方面是希望他有玉一般的品德
2、,一方面又希望他成为贵族,可以“光宗耀祖”。后来就把生下男孩子称为“弄璋之喜”;“瓦”是纺车上的零件。给女儿“瓦”玩,是希望她将来能胜任女红(gōng)之意。所以,“弄璋”指的是生了儿子,“弄瓦”指的是生了女儿。联系上下文,寻找有效信息:“我夫人有娠”(娠:怀孕)“果双生一男一女”“璋也弄,瓦也弄”弄璋:生男弄瓦:生女古人把璋给男孩子玩。璋:一种玉器;古人把瓦给女孩子玩。瓦:原始的纺锤。语境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考虑情理、事理的因素)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
3、们确定词义的。一、语境分析法(上下文)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语境分析推断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内部语境外部语境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周(人名)穷振乏,家无余财振作B、吏误收访(人名),访奋击收者收留C、访(人名)复以舟师造湘城(地名)
4、前往D、访(人名)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愉快C(A应为“振”通“赈”,“赈济”,因为对于“穷乏”当然只能是“赈济”而不是“振作”了;B应为“抓获、扣留、收监”,既然官吏错误地“收访”,若是“收留”,周访不用奋力反抗了;D选项属于理解不周,应该是“高兴地降服”。)高考链接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下列语句中词的解释正确吗? 鄙:卑鄙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也是国家制订统治措施的起源。古代治理国家的人不曾敢轻视疏忽,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这样,只是处理公文、办理
5、政务罢了。听见有人说起农业之事,就相互笑他说:(这是)低贱的事情。元忠为相,太后召易之弟岐州刺史昌期,欲以为雍州长(chánɡ)史。太后曰:“昌期何如?”诸相皆曰:“陛下得人矣。”元忠独曰:“昌期不堪!”太后问其故,元忠曰:“昌期少年,不闲吏事,在岐州,户口逃亡且尽。雍州帝京,事任繁剧,不若季昶强干习事。”通“娴”,熟习不闲吏事 闲:空闲高考链接译文:魏元忠作宰相后,武则天征召张易之的弟弟岐州刺史张昌期入朝,想要任命他为雍州长史。武则天问“你们认为张昌期这个人怎么样?”宰相们纷纷回答说:“陛下真正找到合适的人选了。”唯独魏元忠提出反对:
6、“张昌期无法胜任这一职务!”武则天询问原因,魏元忠回答说:“张昌期还很年轻,不熟习治理之道。以前他在岐州任官时,岐州户口逃亡严重,所剩无几。雍州地处京城,事情多、担子重,张昌期自然不如薛季昶精明强干、熟悉事务。”即时训练: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①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②(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推断:“应节拍”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应”可释为“随着,和着”。推断:“应”和“对”连用,都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上,而“对”为“回答”之意,“应”为“应答”。1。辨析“应”在句中的实词义2.选出下列划线句正确的一项齐武帝子琅邪王,
7、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应当让他有所成就。”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从“生而聪慧”“笃爱之”等词语可见“黠儿”为褒义,故选B)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齐武成帝的儿子琅邪王,是太子的同母弟弟,他天生聪慧,武成帝和皇后都非常喜爱他,不论穿的吃的都与东宫太子相同。武成帝经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个聪明的孩子,将来应当有所成就。”3.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然曩余闻云安多虎,有妇人昼
8、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注:曩(nǎng):以前“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而儿痴,竟不知怪”“……其一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