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精品线路建设

2、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精品线路建设

ID:21052382

大小:2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9

2、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精品线路建设_第1页
2、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精品线路建设_第2页
2、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精品线路建设_第3页
2、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精品线路建设_第4页
2、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精品线路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2、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精品线路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附件2: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精品线路建设总体工作方案旅游产业是大湘西地区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快推进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对提高居民收入、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升级、促进大湘西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快推进大湘西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省政府同意,决定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资金,实施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精品线路(以下简称精品线路)建设。一、总体目标2015—2020年,重点建设“土家探源、神秘苗乡、古城商道、侗苗风情、生态丹霞、沅澧山水、湘军寻古、神韵梅山、世外桃源、峰林峡谷、武陵民俗、瑶家古风”等12条精品线路,进一步完

2、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加强信息互联互通及文化内涵的发掘传播,用信息化带动旅游产品的便利化;推动民俗文化产业、特色农业、商贸物流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要素集聚,实现精品线路向产业经济带转化,推进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休闲化发展,把大湘西地区打造成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和特色鲜明的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二、建设原则(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55—省直各部门按照“渠道不变、分头管理、突出重点、各记其功”的原则,加大对精品线路建设的支持力度。突出县(市、区)主体地位,加强组织领导,整合各方资源,扎实高效推进精品线路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

3、制作用,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精品线路建设,形成多层次协同推进、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发展格局。(二)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定位,把精品线路建设与当地相关专项规划紧密衔接,与扶贫开发、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根据现有基础和现实需要,明确精品线路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和优先发展项目,重点推进,分步实施。(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结合地理区位、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和发展水平等,大胆探索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点、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建设生态休闲游、观光体验游、历史人文游、民俗风情游、养生养老游、探险游、红

4、色游、地质科普游等各具特色、互有侧重的旅游线路。(四)保护优先,持续发展。坚持环保与生态优先,强化生态文明理念,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促传承,积极探索既能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成果,又能最大限度科学保护自然文化遗产及生态环境的旅游发展新途径、新机制,走有特色、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三、实施步骤(一)确定精品线路。—55—根据相关市州申报情况,经实地勘测、专家论证后,确定精品线路及特色景点集群名录。组织召开精品线路发布会,将线路名单及特色景点集群名录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向社会公开发布。(二)编制建设方案。各市州根据精品线路及特色景点集群名

5、录,围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等内容编制相关建设方案,明确具体项目和建设任务。(三)制定资金筹措方案。各县(市、区)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和投资规模,提出精品线路建设的资金筹措方案及财政性资金整合方案,落实资金来源。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当地群众积极参与建设。(四)启动精品线路建设。2015年8月,正式启动精品线路建设。精品线路建设项目由当地政府组织,所在县(市、区)及乡镇政府负责具体实施。(五)组织检查验收。项目竣工后,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旅游局、省委宣传部会同省直相关部门,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验收、奖补。四、主要建设内容及责任分工(一)建设内

6、容。加大对精品线路沿线道路、通讯、信息、水电、环境卫生、公共厕所、停车场、交通标识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加大对旅游重点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当地居民开发农家乐、家庭旅馆和休闲农业,发展特色产业。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开发文化旅游特色产品和一批文化内涵丰富、民俗特色鲜明、健康向上的文化演艺节目。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宣传促销,提升精品线路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二)责任分工。—55—精品线路建设,按照“省统筹、市协调、县实施”的原则推进实施。精品线路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特色景点集群建设以省直各部门支持为主,省直

7、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向精品线路、特色景点集群及特色村镇倾斜。省发改委会同省财政厅筹措部分资金,对精品线路中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重点旅游产业项目,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形式给予支持。具体分工如下:省发改委:组织协调精品线路建设工作,负责编制精品线路建设工作方案,提出精品线路和特色景点集群名录;组织审查精品线路建设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精品线路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实施、验收等工作;会同省财政厅筹措专项资金,对精品线路建设进行奖补。省委宣传部:加大对精品线路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精品线路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充分发挥文化产业专项

8、资金的作用,支持大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