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715869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8
《文化与旅游大融合大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化与旅游大融合大发展-以重庆为案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经济文化一体化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当前我国文化、旅游同时进入了大众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既处于黄金发展期,又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都将加快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和文化需求也更为强烈和多样化。文化与旅游融合是趋势,但依然步履艰难对于游客来说,初级阶段看山水,高级阶段看文化。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
2、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较大满足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们正跨入旅游的高级阶段,文化日益成为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巴黎、伦敦、北京等中外许多地方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越高,旅游经济就越发达。因此,没有文化的旅游是苍白无力、枯燥乏味的,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不具备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同时失去旅游推动的文化最终也会失去发展繁荣的动力和活力。尽管文化与旅游融合是趋势,也是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的破题之举。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除了北京、杭州、苏州等发达文化名城取得了较好进展以外
3、,很多地区和城市只是将二者融合停留在了口号上,在融合中遇到了诸多问题。一是对文化和旅游的性质认识不清,把握不好融合的点和面。文化与旅游融合不是简单叠加,硬性拉郎配,只有选择那些具有市场价值(绝非文化遗产价值)、同时具备在旅游产业上发光发热的文化资源;二是缺乏持之以恒的坚持。文化与旅游融合涉及资源包装、景区改建、项目开发,需要人力、物力和时间,一些地方一阵风式的做法很难取得实效;三是文化与旅游融合缺乏专项政策扶持。分开来看,文化、旅游都得到了广泛的政策扶持,但是由于二者在行政职能上分属不同部门,融合的扶持政策、专项规划还比较欠缺;四是很多地区旅游
4、业发展还比较落后,核心文化旅游设施匮乏,文化遗产保护负担重,增加了产业开发的风险,也加大了文化和旅游融合的难度。重庆内陆开放文化旅游高地走出一条新路近年来,重庆市先后提出打造温泉之都、建设山水都市旅游精品、提升“六大精品景区”品质等重大战略举措,实施了一批旅游主题年重大建设项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旅游经济主要指标年均增幅超过20%,增幅在全国名列前茅,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与重庆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要求相比,与旅游业发达地区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仍存在诸多不足,如旅游目的地体系不健全、
5、旅游产品和市场开发粗放、旅游产业协调机制不健全等等。为了实现进位赶超,重庆市将文化、旅游二者大融合大发展作为突破口,打造内陆开放文化旅游高地,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以及三大市场都实现了较快增长。2011年重庆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2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200多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180多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9亿多美元,出境旅游者56万人次。在西部12省(区、市)排名中,重庆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列第6位、第5位和第4位。1、特色举措助推文化与旅游大融合在旅游规划策划中,重庆市注重挖掘文化内涵,找准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灵
6、魂”,提升景区核心竞争力。通过重庆旅游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为全市农家乐个体经营户、微型企业等提供融资性担保业务,以解决其发展乡村旅游资金瓶颈问题。通过城乡旅游开发公司与区县合作,丰富重庆乡村旅游文化产品。重庆市旅游局组建了重庆旅游文化传媒集团,专门负责重庆旅游与文化的宣传策划和推广。2011年6月,隆重推出重庆电视台旅游频道,推出了《旅游新时空》、《旅游这些事》、《走四方》、《巴歌渝舞汇》、《驴友吧》等旅游文化类节目。在中央电视台、重庆卫视、重庆日报等知名媒体投巨资宣传推广长江三峡、大足石刻、钓鱼城、白鹤梁等文化旅游产品。打造重庆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园
7、。与知名新闻媒体开展战略合作,联合创办旅游文化专栏,宣传推广旅游文化;创办了《重庆旅游》、《中国西部?旅游版》杂志,联合主办《旅游新报》等。2011年6月,重庆市提出了“重庆非去不可”的旅游宣传主题口号。在很短时间内,提到“重庆非去不可”的微博评论达4万多条,关注“重庆非去不可”的网络新闻、评论超过1000万条。“重庆非去不可”作为重庆旅游的宣传主题口号,已在中央电视台、旅游卫视和重庆卫视上播出。近年来,重庆市组织开展了上百项旅游文化节会活动,大力宣传重庆旅游和文化,如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中国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重
8、庆中国温泉之都”旅游季等。特别是《印象?武隆》实景歌会采用独特视角和多种高科技手段,将武隆喀斯特地貌的自然景观与当地淳朴的风土人情配合,以濒临消失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