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ID:21011243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8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技巧_第1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技巧_第2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技巧_第3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技巧_第4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技巧【】课堂提问是一种艺术,好的提问既能调动消失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独立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提问要新旧联系,难易适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因课制宜,抓准关键;先讲后问,讲问结合;以问促读,问读结合;变换角度,一例多问。  【关键词】教师;语文教学;提问技巧  【】G623.2【】B【】1001-4128(2011)04-0093-01    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需要探讨本学科自身教学规律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就是一种教学的艺术。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

2、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的课堂提问将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因此,我认为,设置准确而又巧妙的提问,将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动机。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或者没有设置好教学中的提问技巧,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如:有些老师喜欢这样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没有教学的针对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

3、么?”“写作特色是什么?”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呢?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提问没有创意,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文章中心是什么?”……以上提问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有些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  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教学目的的实际出发,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独立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我的体会是提问要有启发性。具体做法分六个方面  1新旧联系,难易适当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底

4、子,提问的问题便于学生联系已掌握的旧知识,使学生经过思考,能够回答或基本能够回答,也就是说,提出的问题,既不能让学生不思既答,也不能让学生百思不得其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对学生已掌握知识的程度必须了解的很清。  在初二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讲过把几个内容有联系的单句,组成一个复句的知识。如把“我们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和“我们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这样两个句末用句号的单句,组织成“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这样一个中间用逗号,句末用句号并且加关联词“不但”“还”的复句,根据单句复合后的变化,讲解一下一般复句的关系及使用的关联词,就可以使学生对复句的基本知识有一

5、个初步的认识,我们在讲课文时就可以联系这些知识点进行提问,课文中的新知识与已经掌握的有关复句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运用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先易后难,由浅入深  先简易后繁难,由浅近到深远,从低级到高级,这是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我们提问也应按这一般规律办事,一般说来,课堂提问时,就要先易后难,逐层深入,呈现出知识程度的梯度性;这样做,一是符合认识事物的规律,二是学生不致因以开头就遇到难题而挫伤学习的积极性。  在讲授臧克家的抒情诗《有的人》时,可以提出这样一组问题:全诗共有几节?哪几节是总说的,哪几节是分说的?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是怎样照应的

6、、诗人用什么艺术手法把全诗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几个问题一个比一个深,难度一个比一个大,有助于引导学生去探索这首诗的组织结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内在联系,能引起学生深入钻研课文的兴趣。  为了使学生了解这首诗的现实主义意义,还可以提出这样一组问题:诗里写了几种人?各有什么特点?诗里的“有的人”在当时到底指谁,为什么不明确提出而采取含蓄的说法、联系实际,说说现在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3因课制宜,抓准关键  提问题要选在节骨眼上,使问题能够或统领全局,或揭示重点,或突破难点,或综合概括;其次要注意数量适当,疏密相宜,做到既能使学生通过解答问题掌握教材的重点

7、,难点,又不致增加学生的负担。  例如讲《变色龙》,可用“在处理狗咬人这件事时,噢楚蔑洛夫是怎样“变”的,为什么要这样“变”的问题统领全文;讲《老杨同志》可提出“本课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几个方面,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这样提问,来揭示本文重点,达到讲授本课的目标。  先讲后问,讲问结合  有些课文的问题比较难于理解,或者表现手法比较复杂,让学生自己琢磨往往不能很快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先做提示性的讲解,然后结合所讲的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