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004587
大小:2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8
《市场之利他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市场之利他原则市场在很长时间里,在中国都被划入资本主义标志的范围。而中国人对资本主义的描述常常是这样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唯利是图”、“拜金主义”、“损人利已”。总之,凡事与市场一挂钩,就变成得像瘟神一样可怕。 然而,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是儒法,而儒法都是传统农业文明的产物,传统农业文明的本质就是反市场的。当中国人反“拜金主义”,我们可以透过现象看到一个本质,那就是一只特权的黑手在这里操纵着。所谓“反拜金主义”,其本质就是要反市场的自由交易。市场是要核算成本,要计算利润的。如果凡
2、事都这样计算,那么,特权在许多道德标签掩盖之下的垄断暴利,甚至掠夺行为,就会毫无遮掩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市场规则与交易方式会让许多打着仁义道德的旗号的“特权”暴露无遗。这自然是不允许的。因此,保护特权最好的方式就是“存天理,灭人欲”,把通往市场的道路封杀死,为特权让路。如果,人们对这个比较陌生,我们可以重新温故一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里描写的情节:“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这就是特权强买强卖的一
3、个典型案例,说实在的,这个案例远不是最恶劣的,毕竟特权符号“黄衣使者白衫儿”,还像模像样地还给了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来充炭直,虽然那只是象征性地给点,但是毕竟还是付了交易的物品。更多的情况下,能够保命就不错了。不要以为这只是唐朝的个案,其实唐朝还是中国人一直津津乐道的盛世朝代,其他朝代的情况更何以堪?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有许多类似贵族特权与市场力量较量的案例。那些贵族在特权逐渐丧失之后,日益破落,连连出卖自己的爵位,以换取资产。其实,特权反拜金主义,并不是说这些特权权贵们不爱钱,而是因为如果要
4、保证市场交易的公平,那么,他们特权掠夺暴利的空间就没有了。特权是怎样掠夺社会财富?只要靠了枪杆子作后盾,然后靠一帮文人出来代王权宣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接下来,一切公平交易都取消了。如果民间再兴起公平自由的交易,那么,这无疑是对王权、特权的公然挑衅。这也是为什么,自古以来,中国一切帝王将相都要反对市场,把市场发育扼杀在萌芽状态的原因。毛泽东为什么要“反对自由主义”?为什么要用那么大的力气反对“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并且把这个当成生死存亡的路线问题?今天看来,所谓“三自一包,四大自由
5、”即:“三自”即指“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一包”即“包产到户”,“四大自由”是指在“土地改革运动”后的农村中允许农民有借贷、租佃、雇工、贸易的自由。说白了,禁止这些的目的,其实就是要扼杀自由市场。市场真的是洪水猛兽吗?当然,市场如果没有民主政治,没有法治作为保障,很容易就沦为权贵资本与黑金政治。官商勾结也是必然的。这当然是罪恶,但是,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而仍然是权贵权力的延续与扩大。因此,这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而是权力的买卖经济。真正的市场一定是要利他的前提下运作起来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
6、市场经济就是满足需求的经济。满足他人的需求,就是一种利他行为。当然,每个市场人都是赚钱的,赚钱的目的当然首先是为自己的生存需要,但是,市场里要赚到钱,必须学会制造出一种产品来满足他人的需求。因此,市场人必须学会学习观察市场需求,还要掌握一套制造产品与推销产品的本领。只有这样才能够赚到钱,人家才愿意把自己的血汗钱与你的产品交换。你拿到钱,也才能够满足自己的愿望。市场合作,也是以利他为前提的。市场上的共赢是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市场的道德就是“不要把桌上的钱全部拿走”。你要与人合作,就要与人分利。为了赢得更多的合
7、作机会,一些聪明的商人会主动讲诚信,守信用,重诺言,而且还会主动让利。如果按照贡献我可以拿12%的利润,我连10%的利润也不拿,而是拿8%。据说这是当年李嘉诚的经营合作之道,正因为这样,他有无数的合作者,每个合作者只要从中赚小部分,加起来就是很大的利润。这种合作中的让利行为,也是一种利他主义。市场成功的法则就是我来帮助你,我来帮助你实现愿望与需求。时时站在顾客立场着想,为顾客方便,满足顾客的需求,这样才会有人气,这样才能够赚到顾客的钱。表面上商人这样做只是为了自己赚钱,其实,就手段而言却是完全利他的。这样在
8、市场中,以商人赚钱为目的,以服务顾客为手段,把一个落地的“为人民服务”切切实实,认认真真做到了家。舍弃市场背景,一切“为人民服务”都只能是口号,不可能落到实处。中国计划经济时,每个行业都是漂亮口号,但是每个行业都做得非常糟糕。那时没有所谓的市场经营的酒店,只有“人民公社食堂”,这样的食堂无一例外地要写上“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但是,在这样的食堂吃饭既吃不好,也享受不到任何服务。“种粮为革命”,是我小学时读过的课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