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000240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8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背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背诵一、地位 语文教学通过背诵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训练,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一方面它是一项学习语文的基本技能,确切地说,是一种智力技能。众所周知,语文学习中需要各种记忆活动,诸如字、词、句、语法、修辞、作家、作品,都需要记忆。只有通过对记忆的严格训练,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才有可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另一方面,背诵又是一种巩固语文知识的有效方法。人类知识浩如烟海,如果不设法巩固,就会像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比喻的一样:“他拼命地赶着马,却忘记把所装载的东西好
2、好捆在车上,当他赶到目的地时,东西早已在沿途丢光了。”所以,学生学到知识后要及时复习,趁热打铁,才能巩固知识,只有巩固了原有知识,才能积累知识,扩大知识。唯其如此,当需要时,才能迅速、及时地加以运用,而背诵正好能达此目的。 二、作用 背诵在语文学习中作用不可低估。首先,熟记课文既能巩固语文知识,又能帮助深刻理解文义。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通过反复诵读,其文义不解说而明白了。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况就主张“涌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也是强调要反复诵读,并在诵读过程中思考领会。其次,通过背诵,可以积累大量的语文素材和熟悉写作技能,
3、从而大幅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杜甫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神”从何来?是从大脑贮存的语言信息而来,一旦需要,则文思泉涌,奔腾而出。现行语文新教材,内容多为文质兼美的古今名篇佳作,可借鉴、学习之处很多,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X,想写出好文章来,不如多下工夫背诵。事实上,古今众多著名文学家都是在背诵上下工夫。巴金先生少年时就能背诵几部书,包括整部《古文观止》,他回忆说:“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藏在我脑子里……这些具体的东西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它使我明白文章并非神秘而不可思议的。”巴老的话,生动地说明了背诵对
4、我们写作能力的提高帮助极大。再次,通过背诵能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在背诵时会采用多种方法识记,或逐句、或全句、或按内容,或根据行文中心……总之,他们会对文章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在这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还促进了自身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发展。 既然背诵在语文学习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背诵兴趣和能力呢? 1.教师示范法。要求学生要背诵的篇、段,教师首先要熟记、熟背,课堂上教师示范背诵,再抽学生在课堂上背诵。对于较短的篇章,还可以采用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同时展开背诵比赛的办法,看谁背
5、得又快又好。这要求教师提前做好准备,课后抽学生背诵时,教师应能做到不看书,便可极准确地指出学生背诵中的问题,如读音不准或漏背、误背等。教师的示范作用,能促使学生下工夫认真、准确记忆。 2.计时比赛法。适当选取文中精彩片断,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熟记,且看谁背得最快、最好,这样可以刺激学生不甘落后,争相想办法争取完成教师布置的目标任务。 3.片断作文法。在要求背诵片断的基础上,学生不看书,模仿背诵的片断写短文。例如,教《老山界》时,要求学生仿写文中夜晚寂静景物的那一段,有个学生写道:“教室里出奇的静,耳朵里传来同学们沙沙的写字声,像春雨轻轻掠
6、过河面,像树枝在微风中曼舞;像缝纫机欢快地歌唱;像庄稼在嗦嗦成长。沙、沙……”如此训练,学生不仅对背诵本身感兴趣,还提高了写作水平,可谓一举多得。 4.理解成诵法。理解是基础,熟记是结果,对文章内容理解得深透,自然容易熟记,背诵则水到渠成了。清代唐彪就说:“读书能记,不尽在记性,在手能。何以见之?少时记性胜于壮年,不必言矣。然少时读书不过二余行,而壮年时反能读三四十行,或少时阅书一二张则昏然不记,壮年阅书数十张竟能记其大略者,无他,少时不能理,故不能记,壮年能,所以能记也。”这里用具体事例,数字对比,令人信服地说明理解背诵的效果高于死记硬背
7、的道理。 5.形象再现法。心理学研究表明:表象是记忆的主要形式。所谓表象就是在头脑中所保持的关于客观事物的印迹所表现出来的形象。语文课本中,许多文学作品均塑造了许多生动的艺术形象,描绘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物,阅读课文后,书中的形象自然会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迹。采用形象再现法,就会加快背书进程。如读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其中背诵父亲“买橘”一段,大脑中就会浮现出慈祥父亲的形象,他那蹒跚肥胖的体态,过铁道、上下月台的艰难动作,买橘后那轻松满足的神情无一不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中,背诵时只要“父亲”形象活在心中,自然很容易记住了。 6.
8、原点辐射法。也就是概括出要背诵作品的主要内容或找出诗句作为原点,向周围扩散记忆。如《隆中对》一文,以“诸葛亮论刘备霸业可成的原因何在”为原点,辐射开去,就会涉及不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