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维护护理体会

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维护护理体会

ID:20996320

大小:5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8

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维护护理体会_第1页
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维护护理体会_第2页
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维护护理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维护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维护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穿刺至中心静脉置管(PICC)维护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PICC置管,置管后定期检查置管处有无感染、红肿等,及时对症处理,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2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后时出现了3例局部渗血,1例静脉炎,1例导管堵塞。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延长PICC留置时间。【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穿刺至中心静脉置管;维护【文献标识码】

2、B【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35-02PICC即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是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置管技术[1]。该技术在本院新生儿科应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危重新生儿的肠外营养。PICC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成功率高等特点,尤其适合于早产儿及需输注刺激性、高渗性药物患儿的补液治疗,可保留较长时间,避免反复穿刺对患儿造成的不良后果。但PICC仍存在一些并发症和危险,需要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现将本院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维护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3、1一般资料自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为2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PICC置管,置管后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1.2护理方法1.2.1做好穿刺记录:PICC置管完成后及时做好记录工作,内容包括操作者姓名、置入导管型号、穿刺静脉名称、置管长度、置管日期等。1.2.2局部护理: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置管后24小时更换敷贴,以后每7天更换1次敷贴及肝素帽,敷贴有卷曲、松动、潮湿及渗血应立即更换,肝素帽内有凝血也要及时更换。新生儿沐浴时将导管外露部分用保鲜膜包好,防止被淋湿。1.2.3严格无菌操作:更

4、换敷贴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红肿等,在无菌条件下换药,彻底消毒后用碘伏棉签按压穿刺部位数分钟,无渗血伤口每周换药1-2次,对于伴红肿的伤口应于针眼处涂抗菌消炎药膏,每天更换敷贴[2],更换敷贴24小时后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红肿,导管是否发生移位、置入深度有无改变等。换药后在护理记录上及时记录换药情况。1.2.4输液护理:新生儿PICC导管管腔狭窄,易形成血栓及造成管道堵塞,故不宜经导管输血、抽血,若需输全血、血浆、白蛋白等血液制品应另建通道。尽量应用注射泵24小时匀速输注,速度控制在3-20ml

5、/h,防止压力过小而致回血。加强巡视,防止输液管打折、暖箱门夹闭输液管、液体输空未及时更换、输液泵断电或停机等物理因素造成血液回流。1.2.5正确冲管封管:封管肝素液浓度为10u/ml,使用间歇期每8h冲管1次,使用中每4_6h冲管1次,必须采用脉冲式冲管,使冲洗液在管腔内产生涡流,清洁和漂净管壁上的附着物。输入2种不同液体之间必须使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防止药物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沉淀造成堵管;输入高粘滞性药物先冲洗干净导管后再接其他输液;每次输注完全胃肠外营养液(TPN)及其他高渗液体完毕后,先用

6、生理盐水冲管,再正压封管,若正压接头无回弹应立即更换。不得采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