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史课件

中国书法史课件

ID:20989951

大小:15.43 MB

页数:95页

时间:2018-10-17

中国书法史课件_第1页
中国书法史课件_第2页
中国书法史课件_第3页
中国书法史课件_第4页
中国书法史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书法史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书法史书法字体发展历程萌芽阶段成长阶段大发展阶段成熟阶段不断繁荣阶段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及以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章草楷书行书草书大篆1.甲骨文甲骨文又叫卜辞或殷墟文字,是指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用来记录占卜、祭祀等活动。1899年王懿荣在一种称为“龙骨”的中药材上面,偶然发现一些刻画符号。“龙骨”,就是龟壳,而上面的刻画符号,后来经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证明,就是“甲骨文”。甲骨文甲骨文甲骨文2.金文金文,也叫钟鼎文、铜器铭文,是古代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在青铜器上铸铭文,始于商代,盛行于两周。金文较之商代的甲骨文进一步稳定,更趋规范化和符号化。散氏盘散氏盘大盂鼎虢季子白盘3.

2、大篆大篆又称“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国的石刻文字。它是我国最早的刻石。大篆的字体,介于古文与秦篆之间,是周代金文到秦代小篆的过渡。1.小篆(秦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的政策,由李斯等创制了小篆,作为全国的官方标准字体。小篆的创立,使我国文字走向了规范化和统一化。秦代把这种书体广泛应用于刻石颂德。据传它们大都出自李斯之手。泰山刻石会稽刻石会稽刻石琅琊刻石2.隶书(汉隶)隶书,历史上也称左书、史书、八分,相传这种字体是秦代一个叫程邈的隶人创造的,所以称隶书。篆书的草写即发展成隶书。隶书始用于秦代,盛行于两汉,是汉代官方的正式书体,直到魏晋楷书广泛流行之后,才被楷书所取代。礼器碑曹全碑

3、汉魏晋南北朝隶书章草楷书行书草书隶变是古今文字的一个分水岭,是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书法从东汉开始进入了繁荣期。东汉时期的几个特殊现象,为书法艺术提供了难得的契机。第一,纸的发明完成。第二,东汉时代佛教传入中国。第三,出现了知识分子群体。第四,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论著作。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是东汉崔瑗的《草书势》。此外,还孕育出第一位书法理论家——蔡邕。3.草书草书有章草、今草和狂草之分。简单而言,章草是隶书的快写体,今草是楷书和行书的快写体。著名的章草碑帖有皇象本《急就篇》、索靖《出师颂》等。章草成就最大的是东汉书法家张芝,被称为“草圣”。他临池学书,水为之黑,可见功夫之深。后人

4、把学习书法叫做临池,就出自这个典故。章草在张芝的时代达到了顶峰。皇象《急就章》索靖《出师颂》3.草书草书有章草、今草和狂草之分。简单而言,章草是隶书的快写体,今草是楷书和行书的快写体。著名的章草碑帖有皇象本《急就篇》、索靖《出师颂》等。章草成就最大的是东汉书法家张芝,被称为“草圣”。他临池学书,水为之黑,可见功夫之深。后人把学习书法叫做临池,就出自这个典故。章草在张芝的时代达到了顶峰。张芝《八月帖》今草由张芝创立。他看出了章草便捷有余、美观不足的弱点,他大胆革新,在章草的基础上创造了今草。在一幅字中,今草不仅可以上下字相连,而且还可以大小相间,粗细杂糅,正斜相倚。简单而言,章草是隶书的快写

5、体,今草是楷书和行书的快写体。传世著名今草碑帖很多,如王羲之《十七帖》、智永《正草千字文》、孙过庭《书谱墨迹》等。王羲之《十七帖》智永《真草千字文》孙过庭《书谱》狂草,是比今草更加潦草狂放的草书。它不大计较一笔一字的工拙,而着意力求通篇气势的畅达雄放。笔势连绵回绕,离合聚散,大起大落,变态无穷。如张旭《残千字文》、怀素《自叙帖》等都是典型的狂草作品。张旭《古诗四帖》前两首是庾信的《步虚词》,后两首是南朝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四五少年赞》。怀素《自叙帖》4.楷书楷书,也叫真书、正书。它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沿用至今。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端庄、工整的字体。楷是楷模、法

6、式的意思,所谓楷书,就是标准字体。因此,楷书成为中国书法史上使用频率最高、学书者最多、最能体现方块汉字特点、最为实用的书体。从魏晋至今,楷书一直保持着它的正统地位。柳公权《玄秘塔碑》颜真卿《多宝塔碑》5.行书行书是伴随着楷书的流行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它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是楷书的直接快写体。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没有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楷,如《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行草,如王羲之《丧乱帖》、王献之《十二月帖》等。《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王羲之《丧乱帖》王献之《十二月帖》行书之中,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

7、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苏轼的《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寒食帖》行书易于辨认,又独具体态、灵活多变,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字体,因此,从产生至今,一直盛行不衰。“书圣”王羲之就以行书著名于世。行书的特点是多圆少方,多露锋少藏锋。三国时期,魏国的书法成就最高。当时最杰出的书法家是钟繇。他的楷书笔法遒媚,结体朴茂,气息高古,被后世奉为“楷书之祖”。代表作品有《贺捷表》、《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