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生活的动物(2)教案

陆地生活的动物(2)教案

ID:20981516

大小:12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18

陆地生活的动物(2)教案_第1页
陆地生活的动物(2)教案_第2页
陆地生活的动物(2)教案_第3页
陆地生活的动物(2)教案_第4页
陆地生活的动物(2)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陆地生活的动物(2)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陆地生活的生物(2)教案教材版本人教版学段初中学科生物章节第五章第一章第二节课题名陆地生活的生物(2)课时1执教教师单位九江实验中学教师姓名欧阳林锋教学目标1.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哺乳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并能概括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2.关注动物栖息地并提高保护动物栖息地的意识。教学重点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哺乳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教学难点通过兔的文学形象引入到兔对陆地环境的适应性及对兔如何保持体温恒定的分析。教具PPT课件时间安排复习引入3分钟学习研讨20分钟+13分钟练习

2、反馈7分钟课堂小结1分钟作业布置1分钟11课后小结学生对本课主角“兔”即熟悉又喜爱,而且已经积累了许多与兔有关的文学形象。本节巧妙的将兔的各种文学形象与兔的各种生物学特征联系起来,再进一步分析兔对兔对陆地环境的适应性。学生即有兴趣又很容易理解,但能否将学生联想到的众多的生物学特征,快速引入到本节的教学目标的范围内,需要更好的串联和引导。整理的“野生熊猫生存现状”视频,能能直观的反应出熊猫生存必须的栖息地和食物面临的危机,帮助学生理解动物存在的必须基本条件并增强保护生物栖息地的意识。在引导学生分析兔如何保持体温恒定环节应更加将发言权交给学生,即

3、有益于活跃课堂气氛,也能很好的培养表达能力。备注本课的课前预习导学题需要提前布置,要求学生课前完成,否则影响本节课的课堂学习效果。特别是预习导学题第8题,要求学生一定要储备一些与兔有关的文学形象,以利于本节顺利进行。11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和达成意图媒体使用课前准备布置预习导学内容,要求学生按课前完成预习导学题(附后)要求完成预习。本课的课前预习导学题需要提前布置,要求学生课前完成,否则影响本节课的课堂学习效果。特别是预习导学题第8题,要求学生一定要储备一些与兔有关的文学形象,以利于本节顺利进行。纸质复习回顾请学生对“蚯蚓

4、如何适应陆地环境”进行回顾,引入学习任务一兔如何适应陆地环境。学生回答,为本节后面分析兔对陆地环境适应性埋下伏笔,同时检测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效果。学习研讨学习任务一兔对陆地环境的适应1.结合预习题,由兔的文学形象,联想家兔的生物学特征。在预习题2、3、4、5、8的基础上,学生在课件有关兔的文学形象和图片的启示下,课件11(1)由“乌须铁爪紫金龙,驾祥云出碧波洞口;赤耳银牙白玉兔,望明月卧青草池中。”猜出兔的食性——草食性。与“草食性”生活相适应的结构:门齿、臼齿发达,无犬齿,消化道长,盲肠发达。(2)由“静若处子,动如脱兔”推测出运动方式——跳

5、跃。与“跳跃”相适应的结构:四肢发达,后肢明显长于前肢,适于跳跃。(3)由“狡兔三窟”推测出能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与此相适应的结构:发达的大脑及遍布全身的神经,四肢发达找出关键字,联想起于某个兔的形象联系到最紧密的兔的生物学特征——食性、运动方式、反应速度、繁殖方式。并能分析与之相适应的结构特征。标本课件展板11(4)由“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推出兔的繁殖方式——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结合预习题2、3,总结哺乳动物特征:胎生哺乳、体表被毛、体温恒定等等。(5)有人说体表被毛是哺乳动物体温恒定的主要原因,你同意吗?你认为兔等哺乳动物

6、是如何保持体温恒定?引导学生总结以下特征:体表的皮毛保温呼吸系统使气体交换能力加强发达的循环系统可以使血液携带氧的能力提高神经和体液的调节则可使兔的代谢加强或减弱,并调控散热过程。(6)区分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由繁殖方式引入到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主要特征,结合预习题2、3,总结哺乳动物特征:胎生哺乳、体表被毛、体温恒定等等。能根据预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并围绕“能量”这一关键词,分析兔等哺乳动物如何保持体温恒定?并总结“恒温动物”特征。学生区分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课件展板11恒温动物:哺乳动物和鸟类变温动物:其他2.总结家兔对陆地环境的适应性陆地环境

7、的主要特点家兔对陆地环境的适应性气候干燥皮肤,神经和体液调节没有有水的浮力四肢发达,运动方式为跳跃空气中气态氧供呼吸有膈,用肺呼吸温度变化剧烈皮肤,神经和体液调节环境复杂且多变发达的大脑和感觉器官学习任务二动物栖息地的保护1.播放短片,揭示大熊猫濒危的主要原因。并概括出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基本的环境条件。有了前面的铺垫,再针对“陆地环境的主要特点”,逐项总结兔对陆地环境的适应性。并得出兔等哺乳动物能很好地适应陆地环境,所以分布较广,种类丰富。根据短片,学生可以发现栖息地的破坏,食物匮乏等是导致大熊猫濒危的主要原因。同时根据预习题7,理解陆地生活的

8、动物来讲,黑板课件课件112.介绍本地动物栖息地保护的现状列举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庐山自然保护区、桃红岭梅花鹿自然保护区的现状足够的食物、水分和隐蔽地是基本的环境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