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933742
大小:90.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0-18
《民国初年“宋汉章案件”评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民国初年“宋汉章案件”评析1912年3月24日发生的沪军都督陈其美拘捕上海中国银行经理宋汉章事件,为民国初年轰动一时的著名案件,各大报纸纷纷报道,两任大总统孙中山、袁世凯,两任财政总长陈锦涛、熊希龄都对此案件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南京临时政府的司法总长伍廷芳甚至在报刊上公开与陈其美展开数次论辩,在沪外国领事也曾在此事件中发表意见。财政问题似乎是“宋汉章案件”的引爆点,但大清银行与中华银行争夺中央银行地位的斗争却是更为深层的原因,从一个侧面反映着民初革命派与原大清银行集团之间的较量。 关键词:民国初年;大清银行;中国银行;宋汉章;陈其美 :K258:A:02575833(2012)07
2、014412 简介:张徐乐,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副教授(上海200433) 1912年3月24日沪军都督陈其美拘捕上海中国银行经理宋汉章事件,引起舆论哗然,沪上各大报刊争相报道,成为当时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此后长达四个多月的时间里,两任大总统孙中山、袁世凯,两任财政总长陈锦涛、熊希龄都对此案件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南京临时政府的司法总长伍廷芳甚至在报刊上公开与陈其美展开大论辩,外国领事也在此事件中发表意见,遂演化为民国初年轰动一时的著名案件。表面上似乎是陈其美为了解决财政困难,违背司法程序抓捕宋汉章,然而在更深的层面,也反映了民国初立之时,原大清银行集团与革命派之间的权利斗争。已有
3、的研究成果对“宋汉章案件”多有评述,但尚缺乏专门而深入的研究①,有些已刊文稿甚至对此事件任意臆想渲染,缺乏基本的历史事实。本文主要以报刊及相关资料为基础史料,意在厘清基本的史实,并尝试对这一案件做全面而客观的考察。 一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风潮席卷全国,多数省份陆续宣布独立。11月3日,革命党活动的主要阵地上海光复,随后成立了以陈其美为都督的沪军都督府。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民国伊始,百废待兴,为尽快发行军用钞票、募集公债以资助财政,新政府接受原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的申请,改组大清银行为中国银行,作为新政府的中央银行。原大清银行
4、上海分行经理宋汉章被任命为上海中国银行经理。陈其美与宋汉章同为民国效力,各司其职,却突如其来发生了陈其美逮捕宋汉章的事件。 1912年3月24日,宋汉章应华侨商人梁建臣之请,到位于租界的极司非而路小万柳堂私宅参加宴会,同往的还有工商界人士周舜卿、顾达三等。下午二时,主客俱到,正值寒喧,突然后园码头驶来一艘小火轮,十二名佩带手枪的士兵将宋汉章捉去,押至陆军第十师军营看管。 南京临时政府财政总长陈锦涛得知宋汉章被捕的事情后,异常惊怒,立即由中国银行监督吴鼎昌执其亲笔函面见陈其美,寻问原由,意欲保释,但被陈其美拒绝。 吴鼎昌被拒后,又急电孙中山、内阁总理唐绍仪、财政次长王鸿猷:“沪行经理
5、宋鲁(宋汉章,名鲁字汉章——笔者按)今午被沪都督派兵拿捕,经昌往询,面称:‘有人控告,未便释放。’查银行办事人员均有殷实妥保,纵有控案,亦应咨照监督查办,或正式传讯。遽尔派兵捕拿,如获大盗,同为共和政府办事,岂不寒心?即请速电都督,即刻释放,交银行由昌查办,以清权限而专责成。”《吴监督电》,《申报》1912年3月3月26日。他指责陈其美拘捕宋汉章属于越权。 陈锦涛也于同日亲电孙中山、唐绍仪和陆军部总长黄兴:“上海中国银行经理宋汉章,于民国效力有日。今日下午二时,沪都督谓有人控告,派人诱至曹家渡处捉下小轮船驶去。身上带有银行铁柜匙,若不即行释放,则明日本部甚难支持,请即电沪陈都督,准其担
6、保在外候审,方合理法。”孔祥贤:《大清银行行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69页。申明立即恢复宋汉章的自由,对财政部的维持极关重要。 鉴于此时南北议和达成,孙中山正在办理临时大总统移交事项,若由新任大总统袁世凯出面干预,或可达到预期效果。陈锦涛是南方政府的财政总长,不便直接出面交涉,于是请中国银行理监事会电函袁世凯,大意谓:“查宋鲁素称谨慎,兼有妥保,决无徇私罔利情事,纵有控告,亦应咨照监督查办,正式传讯。遽尔诱拿,群情哗然。且本行现正代理军钞,收付债款,事极重要,均待该经理签押。除函恳陈都督立即释放外,并乞俯予急电,饬令照准,以重财务而维行1912年3月24日发生的沪军都督陈
7、其美拘捕上海中国银行经理宋汉章事件,为民国初年轰动一时的著名案件,各大报纸纷纷报道,两任大总统孙中山、袁世凯,两任财政总长陈锦涛、熊希龄都对此案件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南京临时政府的司法总长伍廷芳甚至在报刊上公开与陈其美展开数次论辩,在沪外国领事也曾在此事件中发表意见。财政问题似乎是“宋汉章案件”的引爆点,但大清银行与中华银行争夺中央银行地位的斗争却是更为深层的原因,从一个侧面反映着民初革命派与原大清银行集团之间的较量。 关键词:民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