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与教育公平开学班会

高考与教育公平开学班会

ID:20896014

大小:344.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17

高考与教育公平开学班会_第1页
高考与教育公平开学班会_第2页
高考与教育公平开学班会_第3页
高考与教育公平开学班会_第4页
高考与教育公平开学班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与教育公平开学班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与教育公平考试:高效率的教育评价方法高考:统分之间的大国教育选择公平:技术公平与社会公平考试:高效率的教育评价方法从口试到笔试。口试的缺点:不能用统一的尺度去检查全体学生。二是口试需要很多教师和时间,无法适应教育日益发展的形势。三是口试的结果易受主考和学生当时主观状态的左右。因此人们逐步用笔试代替口试。四是学习情况易保存。比之口试,认为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情况的内容大为拓展,保存下来每个学生学习情况的记录,对所有学生提出同样的问题,使教师对某个学生的偏袒可能性减少。在中国,只有高考是唯一公平的事情。还是那句那话:

2、撇开金钱,关系和地位,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那些寒门学子,希望争口气,用自己汗水和实力考出好成绩!”二、高考:统分之间的大国教育选择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高考制度仍可称作是效率最高的考试制度之一。其效率性在于,它以一次性考试(曾是一份试卷)满足全国除港、澳、台以外所有省份考生在从大学本科到专科、从重点院校到一般院校、从公办大学到民办大学入学资格方面的选拔。我们曾将高考贬意地称作“独木桥”,却不知这一“独木桥”在架设成本和所发挥的功用方面是最经济的和最高效率的。高考的发展(1949-1965:统分之争)1949年所有的

3、高等院校都单独招生1950年由各大行政区分别在适当地点定期实行全部或局部的联合或统一招生,允许各高校自行招生1952年1951年纠正自行招生的混乱状态,各大行政区要分别在适当地点争取全部或局部实行统一或者联合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日期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的制度正式确立。统一考试,统一录取1954年统一考试,集中录取1958年改变全国统一招生制度,实行学校单独招生或者联合招生1959年恢复统一考试,分批录取高考的发展(1977-1994:统的整合)1977年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制度1983年定向招生:从国家任

4、务招生计划中拿出一定比例,“定向招生,定向分配”。1984年委托培养招生:即用人部门委托学校为其培养人才,它由用人部门或单位向学校缴纳—定数量的培养费。属于调节性计划。1985年要改变高等学校全部按国家计划统一招生,毕业生全部由国家包下来分配的办法。1988年自费生招生:高校在保证完成国家指令性招生计划的前提下,经学校批准招收的一种招生计划形式,它是国家计划招生的重要补充。1994年并轨招生:国家任务和调节性计划合并为国家任务收费生计划形式。1997年完成。高考的发展(1998-2005:统的分化)1985年广东

5、高考标准化和上海高中会考的改革1989年颁布《全国统一考试标准化实施规划》1991年会考后普通高招全国统一考试工作实施方案:制定《考试说明》,作为高考命题的依据。1993年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文科删去地理;理科删去生物,政治由文理必考转为仅文科必考。由此,"3+2"考试科目设置在全国推广开来。1998年教育部批复同意广东省自1999年起试行“3+x”科目设置方案1999年教育部确定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方案包括高考科目设置、高考内容、高考形式、录取方式等四个方面的改革。全国高考使用一张试卷的格局已经打破。高考的发展(1

6、998-2005:统的分化)2000年有条件的省市要试行“两次考试,两次招生”;外语听力的考查2002年广西省进行了本、专科分卷考试试验2003年22所高校试行自主招生2004年分省命题扩大到11个省市;《考试大纲》制订2005年分省命题扩大到14个省市;英语听力自定2007年新课程标准实施后的第一次高考不同社会地位的考生,能获取的应试资源完全不同。优势人群的子女,往往能上更好的学校,聘请更好的私人教师,有更多时间用于学习而不需要帮助家里干活,他们的父母也能提供更多关于应试的经验。这造成的结果就是,优势阶层与弱势

7、阶层之间,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方面的差异,有所扩大。刚恢复高考时,各路草莽英雄层出不穷,而如今的高考佼佼者基本都是名校的学生。这与上一个“鲤鱼跳龙门”的制度——科举——有类似之处。在王朝早年,进士往往出身民间,三代以上没有功名的比比皆是。而在王朝后期,“书香门第”则屡见不鲜。除去入学公平外,人们更关心的,还是读书能有什么回报,拼死拼活高考有什么意义。毕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富人的规模和富裕程度都在不断提高。各种“富二代”、“官二代”的炫富行为让同龄人深深感到“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尽管考试有着种种缺点,尽

8、管可以称得上是“摧残人性”,高压应试教育和高考制度,乃至“唯分数论”,也有其长处。在中国,高考作为一个相对公平的制度,更是承载促进阶层流动,让低收入人群有机会“翻身”的使命,对于很多人和很多家庭来说,高考甚至是唯一手段。必须承认,“高考”并不是什么理想的教育模式,但在中国这样的地方,“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的确是每一个同学看得着的中国梦。祝福每一个正在高考,或不远将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