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问题和对策(改)

中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问题和对策(改)

ID:20889745

大小:5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17

中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问题和对策(改)_第1页
中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问题和对策(改)_第2页
中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问题和对策(改)_第3页
中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问题和对策(改)_第4页
中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问题和对策(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问题和对策(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中国诚信体系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失信频率高发化、失信主体多元化、失信手段多样化、失信后果严重化,对我国当前诚信体系建设构成了严重的挑战。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改革开放的冲击和传统文化的式微、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和法制建设进程的明显滞后等造成的。要解决这些问题推进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就要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国内外经典,丰富诚信理论;进一步提高惩戒力度,完善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组织建设,提高领导水平。诚信的含义中国是一个文化传统悠久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少哲学家思想家早已对诚信和和谐

2、文化做过深刻而精辟的论述。虽然我们对其含义并不生疏,但时代要求我们重新认识。1什么叫诚信?诚信是中国古老的道德规范。是儒家创始人孔孟首先倡导的。孔子多次谈到“信”,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要“言必信,行必果”(《论语·为政》)。强调人应当诚实,言行一致,如果不讲信用,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强调守信是安身立命、为人处世最重要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孟子最早谈到“诚”,他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汉代董仲舒、唐代孔颖达等都对诚信作了论述。但从理论上对诚信做出最深刻分析的,把诚信纳入理学范畴,纳入完善人格,纳入治国安邦之策的,是朱熹。朱熹的诚信思想

3、,是孔孟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完善。2、朱熹的诚信思想朱熹的诚信思想分为“诚”和“信”两大块“诚”即诚实、诚恳。他说,“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诚者,实有此理”,“诚,天然之本然也”,“诚只是实”,“诚是理”。在朱熹视野里,“诚”有四个方面的涵义。首先是指真实不欺的品德。它要求人有真心、真言、真行,真诚地待人处事,反对欺骗、虚伪。它包含着忠诚于自己和诚实地对待别人的双重内涵。其次是认为“诚”是本然存在的,是对客观必然性的概括。“诚”是“天理”..的组成部分。客观世界是本然存在的,“诚”也是本然存在的。第三是认为“诚”是道德本体。“诚在道,为实有之理,在人为实然之心。”“诚意

4、者,自修之首也”。“欲自修者,知为善以为其志,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第四是把“诚”作为区分人品的标准。“诚”是“仁、义、礼、智、信”的根本,是各种善行的伦理道德的源头。朱熹说,“某尝谓‘诚意’一节,正是圣、凡分别关隘去处。若能诚意,则是透得此关后,滔滔然自在,去为君子;不然,则崎岖反侧,不免为小人之归也。”又说,“诚意乃恶与善之关”,“过此一关,方是人不是贼”。即是说,“诚意”,是区别君子与小人、善与恶的关口,是分水岭。如果做不到诚,最后只会是小人,甚至沦落为“贼”。“信”即信用、信任,是指真实不欺、遵守诺言的品德。朱熹对信也作了详细阐述:朱熹说,“信,实也”,“所谓

5、信者,是个真实无妄底道理”。“信只是实理”,“信是信实,表里如一”。他还说,“信是言行相顾之谓”。朱熹的信也有四个方面的涵义。首先,信是实在、不虚妄。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其次,信是实理,理是客观存在的,信也是客观存在的,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它、反映它就是信;第三,信是表里如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不虚伪,不作假象;第四,信还指人们言行一致,言与行要统一,信,要求人们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要言而有信,诺而有行,行而有果,以信用取信于人。从上述先人的论述看,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的意思。3、诚信的作用朱熹认为,诚信是做人立德的根基,是人格修炼的起点。诚与信互为因果、互为表里。诚是

6、信的本体,信是诚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品质;诚是信的依据和标准。诚与信之间的关系,是体与用的关系。诚是基础,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信是理性实践精神的外在表现。诚信是人“近德向善”的追求,是人的自我身心的统一。诚信是建立在良心之上的。诚信是对善的坚定信念和真实情感,将人性引向“诚信之德”。人是善良的,他就必然是诚信的。因此,诚信体现了人的心灵、理性、情感、意志的内在合一,自我身心内外的统一。诚信归根到底是对人性价值的认知和肯定。是人立身处世和社会正常运行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中国文化的奠基人孔子早就在《礼记》中用“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来论述社会道德与诚信的重要性。“民

7、无信不立”、“..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等更是久传不衰的经典。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设想,到共产主义社会,基于资本无限追求剩余价值所引发的各种道德异化现象将被消灭,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共产主义者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共产主义者根本不进行任何道德说教……共产主义者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他们清楚地知道,无论利己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取而代之的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