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871450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7
《对一道经典政治试题的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对一道经典政治试题的赏析对一道经典政治试题的赏析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回答: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违约毁约、假冒伪劣、偷税漏税等企业失信行为。有人认为:“信用行为的缺失都是市场惹的祸。”请用经济学知识分析这种观点。 在哲学的意义上
2、,守信与失信行为体现了两种性质相反的社会意识,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据此说明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的必要性。 规范政府行为,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是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内容。请从依法治国的角度,阐述如何推进政府信用建设。 试题以考生喜闻乐见的格言为逻辑起点,密切联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揭示“社会信用制度与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关系,自然而然地落脚到“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上。整个材料既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逻辑严密、条理清
3、晰。 通过对背景材料的解读,考生不难发现:该题紧密联系热点现实问题,命题直指2005年高考考试大纲政治新增考点——“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在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应提倡诚信”,不偏不怪,意料之中。 情境是设问的前提和基础,试题在“诚信”问题的大背景下,从经济、哲学、政治的不同角度设置问题,实现了热点问题与政治学科内知识的多侧面结合。其中,第问以“企业失信行为”这一具体事例为视点,考查“信用行为缺失的原因”问题。可以肯定地说,“信用行为缺失的原因、企业失信行为的危害以及解决信用缺失的措施”等问
4、题在复习备考过程中都是引起过考生高度重视的,包括该题的背景材料都应该是考生十分熟悉的。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设问要求考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信用行为的缺失都是市场惹的祸”这种观点。这样,第问实际上便具有了辨析题的特征,考查的是考生能否运用一分为二的思维方法,辩证地分析“信用行为的缺失”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这就给不明设问要求者、基础知识散乱者、顺向思维定势者以及猜题押宝的窃喜者以迎头痛击,实在是意料之外。第问要求考生从哲学的角度,从社会意识和价值观两个不同的层面说明“增强社会信用意识的必要性”问
5、题。第问以“规范政府行为,加强政府信用建设”为视点,要求考生从依法治国的角度阐述“如何推进政府信用建设”的问题。总之,试题紧密联系实际,要求考生把握高考改革的方向;突出对思维过程与方法的考查,要求考生对主干知识灵活运用;围绕中心问题设置情境,突出了对考生在动态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好地体现了文综能力测试“问题立意”和“能力立意”的要求。 该题能真实地考查出考生对政治学科内知识的整体把握程度以及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考生在答题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 1.
6、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差。 如回答第问时,不明白设问考查的是辩证思维能力和方法。考生不是在分析“信用行为的缺失与市场的关系”上做文章,而是在“都”字上纠缠不清,误入“陷阱”。关于“都”字,《词典》上有两种解释:①副词,表示总括。②跟“是”字合用,说明理由。 显然,在本题中“都”属于第②种解释,弄清楚了“都”的含义,第问难度就会大大降低。首先,分析“信用行为的缺失是市场惹的祸”有无一定道理。其次,要分析这种观点是不是完全正确。第问中考生容易漏掉“社会意识”这一信息;第问中考生容易忽视“规范政府行为
7、”这一切入点。 2.基础知识脆弱,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差。 如第问,如果考生十分熟悉市场经济的基础知识,失分就不会太严重;第问,如果考生真正理解了“依法治国”的含义,就不会漏掉“推进政府信用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这一得分点;如果考生平时看教材仔细一些,就不会出现“资源配制、迷补缺陷、竖立正确价值观、依法行驶、这种观点是偏面的或偏片的”等常识性错误。同样,如果考生养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习惯,就能更好地运用理论来分析、说明和解决实际问题,第问的得分率就会高一些。 3.思维不灵活
8、、答题技巧差。 如第问,不会把“企业”转换为“市场主体”;分析题中观点不会使用“不科学、片面、有一定道理、不完全正确、可能导致”等解答辨析类试题的词汇;不是按照题目要求回答问题,而是自己知道什么就回答什么……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1.一定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的互联、互动,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坚决避免死记硬背。要在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谨访因基础知识支离破碎而导致答案千疮百孔。 2.务必注意对思维方法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努力改善自己的思维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