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无情对以及赏析

经典无情对以及赏析

ID:5570951

大小:82.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7-12-19

经典无情对以及赏析_第1页
经典无情对以及赏析_第2页
经典无情对以及赏析_第3页
经典无情对以及赏析_第4页
经典无情对以及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典无情对以及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前 言   以民国为界,百年之前的无情对作品也就二三十副吧。我把它们叫做“无情对原生态时期的代表作”。它们代表着那个时代就已初成气候的一个联种,穿越100年的时光隧道,抵达了现代,带给了我们关于无情对的初步印象与认识。  到了网络时代,无情对创作开始繁荣,一批新的佳作也冒了出来。这就使我产生了类似于遴选《清联300副》的念头。的确,我们需要一批经典,来代言这个联种。  更为迫切的是,在“原生态”无情对作品的传承过程中,也传递了很多的认识误区,使无情对的赏析一直处于浅薄、狭隘,甚至难以自圆其说的境地,没有形成

2、科学的审美价值观。笔者希望通过对精选的100副无情对的赏析,在扭转这一现状上发挥一定的作用。  说得更深一点,在人们物质文化精神生活日益丰盈的今天,无情对理应成为我们神会先人,会心一笑的一个小小窗口。001   树已千寻休纵斧[未知]   果然一点不相干[张之洞]   赏析:  果然一点不相干!如果说无情对也有一句广告词,毫无疑问就是它了。  这副无情对,出句有多个版本,“千寻”之外还有“半寻”和“半枯”之说。  从纯技巧来看,此作主要由“果”“干”二字的借对而获得成功。从小类工对的角度来看,作品并非“完璧

3、”。然而,正是因为对句“果然一点不相干”在成功实现无情对仗的同时,还恰好概括了大部分无情对的常见特征,而稳居佳作第一把交椅。张之洞也因此被人讹传为无情对的创始人。其实,只要稍微考证,就可发现:只能说张之洞是无情对在清末兴起时的代表人物。他以自己积极的实践,为这个联种的崛起发挥了实质上的首倡作用。  联如其人,联可窥人。无情对,既固守对联的对称之美,又有条件地极力追求不对称之美,并将它们和谐统一于同一件作品中。非敢于突破条条框框,有强烈创新意识者,而不能擅之。由无情对,亦可窥张之洞人生之一豹。张之洞一生,无论

4、是理政、兴学,还是办实业,都很讲原则,而又极灵活。他的《劝学篇》提出了著名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他在广东主政时,为了筹措资金干大事,敢于恢复朝廷已禁止多年的民间赌博。这等人才,玩无情对是高手,也就不奇怪了。  “果然一点不相干”,也奠定了无情对作品“主题不相关”这一主流风格。张之洞的应对本身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一百多年来,它在扬起无情对鲜明旗帜的同时,也误导着传承者们以偏概全,把“主流”当“本质属性”,严重制约着无情对的发展。002   陶然亭[张之洞]   张之洞[李文田]  赏析:  整词借对

5、,字字工致,义远而类较远,是五言以下无情对中的代表作。  此对中,“陶”字由形容词“快乐”转义为了名词“姓氏”之意。这说明,改变“出句”中字的词性和含义的方法,为前人所选择过。但时至今日,人们更习惯的是利用“对句”中的字词来做文章,使创作空间远未得到开掘。   作品相传为张之洞在北京陶然亭宴客时所出,工部侍郎李文田所对。有名有姓有细节,可信度较高。但我相信张之洞在出句时,心中是很可能有预谋在先的。可以预谋,这是无情对创作的一大取向。三顾频烦天下计[杜甫]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   赏析:  杜甫《蜀相

6、》中的“颈联”,我认为,是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优秀无情对。这一拔,会出许多人意料,当很有争议。至少杜甫他老人家就会愕然:)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1、从现代语法角度看,上下句结构有天渊之别,在唐代律诗中,此等对仗,非常异类;2、从“朝/顾”、“开/频”、“臣/下”等字组的多处借对或变词性对来看,手法是丰富的、覆盖全句的。虽然“开/频”、“老/天”不是很理想的小类工对,但已非常难得。(当然,有些跨词性的情况,在普通对联中很正常,没必要以借对看待。)  古人对仗,并无现代语法,实则是以字为单位、以对类为法度。故而

7、,借对在古诗中常见,最终在清末对联中出现很频繁。借到极致,无情对萌生。杜甫是唐代诗人中较频繁使用借对手法的代表。其另一作品“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中的“七十/寻常”就常被用来作为经典的借对手法运用之例。擅于借对的诗圣,最终给我们留下这么一个准无情对佳作,也就不奇怪了。004 鸡冠花未放[叶广文]  狗尾叶先生[某生]  赏析:  这是宋龚明之《中吴纪闻》记载的学生嘲先生叶广文的一联,公认的最早的无情对之一。  该作借对精彩,尤以“叶/花”、“先生/未放”为精妙。在特定的情境下,讽刺辛辣,令人捧腹。

8、  无情对仗本身就是幽默而颇值得玩味的,加上诙谐的表意,可谓锦上添花。此为成功一例。   值得注意的是:先绣好“锦”,才谈得上添“花”。在无情对的创作与欣赏中,有很多朋友不能正确看待“锦”与“花”的辨证关系,在机巧的运用上缺乏认识和把握,而一味追求句意上的俏皮与搞笑。其结果,往往成了“麻布袋绣花”了。有时,连麻布袋都不是。005 庭前花始放   阁下李先生[李东阳]   赏析:   此作出于明代的《古今谭概》,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