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862617
大小:3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17
《对我校体育设施配备与选项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_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对我校体育设施配备与选项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摘要:以我校在落实体育新课标开展体育与健康课中,对现有资源—学校体育设施配备的现状,选项教学开展现状等的调查研究。对存在选项较少与较集中、课表编排不合理、部分器材使用过少导致的浪费现象,及如何充分利用体育教师的专业特长更好地开展选项教学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等,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体育设施选项教学 1前言 为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物质保证,而特
2、制订《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体育器材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检查、督导、评估、规范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录》共分为两大类,即必配类和选配类。 针对《目录》的指导思想与要求,结合我校近年开展学校选项教学与器材、场地的使用现状,在继承与发扬我校在选项教学中的好的方面外,更多地是针对近年选项教学中的不足与值得改进的地方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于一直致力于体育课程改革的同事们得到一些好的启示,使之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 2研究的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
3、究对象:以我校体育教师、高一、高二学生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在反复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设计出学生调查问卷,进行了2轮预备性调查以验证问卷的可靠性,在确认问卷有效后对我校高一、高二各发放40份问卷,回收80份,无效问卷0份,实际有效问卷为80份,运用Excel软件对问卷进行了频数、百分率等常规统计。 访谈法:对我校主管体育的副校长与总务主任、部分体育教师等进行访谈获取第一资料。 文献资料法:查阅《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及我校档案室2007年申报国家示范性高中的评估的相关资料等。 3结果与分析 我校的现状 学校的基本现
4、状 我校创建于1993年9月,是一所寄宿制普通高中,学校占地160亩,建筑总面积约70000平方米,教职工253人。于2007年通过了国家性高中的评定。学校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85人,一级教师88人。其中研究生15人,国家级骨干教师6人,省级骨干教师7人,市级骨干教师9人。学校有12间功能室、63个多媒体教室的千兆校园网,有完善的电视监控系统、全校老师人人配有液晶电脑。 学生的现状 学校现有教学班60个,在校学生3031人,高一、高二、高三各20个班。每个教学班基本维持在50-55人间,人数较为均等。 我校开展选项教学的基本
5、条件 我校体育设施配备的现状 .1有多功能体育馆一座;塑胶篮球场8块;排球场4块;羽毛球场(室内场4块,室外场6块);网球场2块;乒乓球台24张;1套大众健身器材;2组高低杆;6组双杆;6组单杆;体育活动区4块和标准400米塑胶田径运动场等体育设施,有较充足的场地开展选项教学。 .2我校体育器材的现状 见表1,2007年我校部分器材配备与《目录》对比在器材的配备上,很好地按照教育部的《目录》要求配全了所需的器材,特别在篮球、排球我校开展较好的项目上,均超出《目录》的标准。 表12007年我校部分器材配备与《目录》对比详细表 器材名称一类必配二
6、类必配一类选配二类选配 武术(刀/棍/剑)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拍羽毛球拍毽球网球拍 数我校58/58/609911442264612072 量《目录》80606060306050 体育教师 我校现有体育教师12人,均为本科毕业,其中教育硕士1人,高级2人,中级4人,中二6人,是一支既有丰富经验和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也有朝气蓬勃的新毕业的年轻教师。而且大家都有自己的专项与特长(见表2)。他们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有一颗真挚、热诚、认真、负责的心。但从中可见学校在体育教师的专项特长的配备上篮球与田径相对有点多,达9人。从近年我校体育教师主要胜任教学
7、专业和模块来看,基本上维持在乒乓球、羽毛球、排球、毽球、篮球五个项目上,而且能较好地执行和胜任。(见表3) 表2体育教师大学毕业专项统计表 项目田径健美操排球篮球武术 数量41151 表3体育教师近年主要胜任教学专业和模块统计表 项目乒乓球羽毛球排球毽球篮球 数量23313 我校的选项教学的开展现状 开设的选项 我校是以年级为单位,每个年级配备4位体育教师,成立一个备课组,从高一至高三负责整个年级三年的体育教学工作,其中高一、高二完成田径必修课与选项教学,高三则以行政班进行教学以巩固与提高为主,更多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见表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