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诗歌的美—— 探析小学语文诗歌教学

感受诗歌的美—— 探析小学语文诗歌教学

ID:20854300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7

感受诗歌的美—— 探析小学语文诗歌教学_第1页
感受诗歌的美—— 探析小学语文诗歌教学_第2页
感受诗歌的美—— 探析小学语文诗歌教学_第3页
感受诗歌的美—— 探析小学语文诗歌教学_第4页
感受诗歌的美—— 探析小学语文诗歌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感受诗歌的美—— 探析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感受诗歌的美——探析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摘要:小学诗歌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主成部分。本文探析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析如何使小学生在学习诗歌中真正的感受到诗歌的美。  关键词:诗歌教学感受  :G623.2:A:1672-3791(2011)01(b)-0188-01    诗歌作为一种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以其创作形式上的不一,内容上的丰富多彩,语言含蓄、凝练,鲜明的节奏感,成为我国文学艺苑中的一株奇葩。被称为是“文学中的文学”。因此,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要让学生融入到诗歌的意境中去,更好的体验和感受中华文化瑰宝的美。    1感受其整体  要想更好的融入诗中的意境,就得从整体把

2、握。  一首诗是完整的。诗人在创作时,其思维是前后呼应、紧密联系的,这就是在学习诗歌时要感受其完整性。但是它的词、句之间联系松散,画面景物之间有时不用词语粘接,诗行里有跳跃转换,形成艺术空白。在这一基础上,发现诗歌中的“断裂”与“跳跃”,理解、补充和丰富其内涵。然后把上下文自然得体地连缀贯串起来。一首好诗的所有元素如艺术空白、韵律、语言、形象等都是为诗人旨趣服务的,所以在教学中应灵活地将诗的相关元素纳入到理解诗的旨趣这一环节上来。    2与对话  诗歌是诗人对自我内心深处情感的表达,所以要想真正的理解诗歌的寓意,就应该了解诗人是在何时、何地、何种心境来完成作品的。  伟大诗人柳宗元的《江雪》

3、,整个画境一片孤苦清冷,陡升一片寒意。柳大诗人为何此时是如此心境呢?《江雪》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这首小诗,是托景言志的。用极其洗炼的文笔,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艺术地概括了当时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的险恶,表现了他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在诗歌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与的心灵相通,使学生的主观意识深深地沉浸到描绘的客观景物中,并借助自身的艺术创造力使之更丰满、更厚实、更鲜活。诗眼是指可统摄全篇或使全篇生辉的字句。许多优秀诗作往往别具诗眼。由这些诗眼可窥全诗精髓。    3反复诵读  教学诗歌,更应重视诗歌的朗读教学,因为诗歌感情容量大,遐想自由,意

4、境深远,叙述事件简练集中,主观色彩浓烈,韵律和谐,节奏感强,这些特点适合朗读,而且,朗读对体会诗歌的形式美、语言美、音乐美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就可以把诗歌的内容思路、语言、都转化为自己的,就可以逐渐进入创造性的审美境界。  首先要学会美读。美读是带有审美、欣赏性质的朗读。它不仅是感受、理解和鉴赏读物的有效手段,而且对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有重要作用。美读的创造心理机制涉及整个心智活动,关键是要“以意逆志”、“设身处地”,体验到的写作心理。  其次要懂得对诗歌的欣赏。课文欣赏包括对课文美的感受、体验、发掘和批判,是一种情感活动和认识活动相交融的心理过程。它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课文进行

5、体味认识,以期发掘课文内在意蕴,丰富和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获得高层次的审美享受。    4教师引导  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师生是教学的统一体。教师引导的艺术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最重要的条件。  4.1感受语言美  教师用优美的语音把诗意表达出来,尽量在语言上给学生以美感。用优美的语音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  欣赏是诗歌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要读出字词句与诗人的情怀。让学生在品析字词中,潜移默化地感知语言美,这样在教学中,不仅帮助学生发掘了诗句中的语言美,引起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在语言表达上仔细推敲,选用最恰当的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能力。  4.

6、2感受画面美  古诗中许多描写山水风景的诗歌融合了绘画的特点。借助丰富的想象来补充或描绘画面的内容或色彩,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才能受到美的感染,获得美的熏陶。  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历代广为传诵的名句,具有永恒的魅力,被近代学者王国维称作“千古壮观”的名句。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一幅画面是茫茫大漠孤烟直上,另一幅画面是滚滚黄河边,鲜艳夺目的太阳斜斜的挂着,显得分外的圆。  这不仅准确地写出大漠孤烟落日的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把自己因受朝廷排挤而深入大漠的孤寂情绪不露痕迹地融入广阔的自然景象中,但又不给人哀愁悲伤的感觉。确实是意境雄奇,耐人寻味。不愧为“诗中有画

7、,画中有诗”啊。所以,不妨让学生根据诗歌展开想象,并鼓励他们画出心中的画面,往往能将自己投身于具体情境之中,获得艺术的美感和心灵的感知。  4.3感受旋律美  诗歌大多讲究押韵,具有韵律和谐的音乐美。要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在缓歌慢唱中把握诗的韵律、节拍、停顿,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婉转。这样,才能心神合一,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古诗教学中自然融洽地引入音乐的手段,选取与课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