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820709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6
《浅淡口语课中的交际能力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淡口语课中的交际能力培养语文课程标准这样表述口语交际的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从标准中我们不难看出,口语交际并不只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一种适用于生活的一种沟通、交往技术。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热衷于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习作练习。觉得口语交际就是口头作文。有些教师热衷于挖掘口语交际中的思想内涵,把交际课上成了品德与生活课,这也和我们语文教师大多兼班主任脱不了干系。但是不
2、管是哪一种做法,都存在着以偏概全的问题,拔高了说、写、思的位置。忽视了口语交际的生活性,忽视了口语交际对学生的交际沟通能力、待人处事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口语实际教学中,情况不容乐观,教师对口语交际的教学进入了某些误区。 我们在课堂上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上课的时教师一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孩子就会纷纷举手,高叫“我来,我来。”轮到了发言的学生在那儿似乎滔滔不绝;而请不到发言的学生,却都沮丧地放下手,对听失去了兴趣,自然也不知道发言的同学在说些什么。积极“说”,是不是也应该认真“听”? 教师创设的很多说
3、话的情境,激起学生表达的热情。在一个接一个的激动人心的发言中,教师却常常只关注学生说话的内容,而对他们语言清楚明白;语气、语调合适性;用词的确切性却甚少关注。是不是仅仅只需要把话说出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觉得在口语交际中,不仅要会说更要会听;表达固然重要交际更显张力;我们需要一个满意的结果,更希望学生在过程中享受。那么我们就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来调控我们的课堂。 一、会说更要会听,交际需要互动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一味地关注说话的内容,一厢情愿地以为学生把别人说的全都听好了,记住了。可其实结果却并不如此
4、。“听”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口语交际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一个倾听者,只有听清楚、听明白,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才能提高“说”的质量。在课堂中,我们除了要让学生明白听什么,为什么听,更要让学生明白怎样听。 最初可以指导学生从说话的“轻重、速度、节奏、停顿”等较为简单的技巧方面去听,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后,再让学生尝试从“语气、感情”等方面去听。然后引导学生听辨语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完整,用词是否准确,语句是否重复、颠倒,内容是否符合实际,从而及时纠正同学话语中的各种错误。最后还要指导学生听差别不大的话语,比较
5、异同,这能大大提高学生听觉的灵敏度,培养对语言的敏感性。 说和听是口语交际中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听是说的基础,说是听的展现。不少老师在上口语交际课时,会遇到这样尴尬的情况,有时候好不容易挑选了一个话题,期望学生愿说、会说、说得好,学生的表现总是不尽如人意,不是无话可说,就是把口语交际变成普通的看图说话,丧失了课堂的生气和灵气。事实上,细究原因许多时候是因为学生没有听清、听懂,可是对所讲内容没有感觉,缺乏体会,这样的说话怎能达到优良的效果。只有让学生听好、听懂,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收放自如”。 二、师生共
6、同参与,交际才是根本 “听话、说话”与“口语交际”的相同之处是:它们都训练学生的倾听和表达能力。它们的不同之处是“口语交际”还要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应对能力,而“听话、说话”在这方面没有作特别的强调。“听话、说话”属于单向活动,“口语交际”则是双向活动,如果“口语交际”依然踏步在“听话、说话”的阶段上,这“一意孤行”的单一活动肯定是无法达成新课标中“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我们提倡“多向互动”,反对“一意孤行”。 师生互动:这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和沟通的方式,是双方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如教《有礼貌》,教师可与
7、学生合作演演、评评。同时互换角色,扩大表演的对象和范围,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主的言语交际过程。因为有了教师的参与能使活动进行得更顺利、更有目的性。 生生互动:课上组织学生同桌,前后桌的小组合作,用说、问、评、议等方法,进行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如《看图编故事》中,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了图意,然后指导学生演一演,让学生在合作演练的过程中,懂得了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也为学生在碰到生活中的相似事件时,能心中有数。 多元互动:构建多元的教学模式,实施多层次、立体型的组织形式。如《伸出我们的双手》,我布置学生寻
8、找一个帮助别人的机会,可以在学校,可以在家里,记录当时自己的感受。然后在课堂中通过小组伙伴交流,选代表汇报,等多个途径,使全体学生参与互动逐步实现口语交际教学的科学化。多向互动既合理地调控了课堂,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表达形式多样交际更显张力 在我们教学中,往往会更愿意让优生来发言,因为他们的回答总能适合教师的心意,时间一长,也就成了一种习惯,使优生失去上竞争的机会,使差生没有了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