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文综第36题“现象”的答题分析

[地理]高考文综第36题“现象”的答题分析

ID:20782544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6

[地理]高考文综第36题“现象”的答题分析_第1页
[地理]高考文综第36题“现象”的答题分析_第2页
[地理]高考文综第36题“现象”的答题分析_第3页
[地理]高考文综第36题“现象”的答题分析_第4页
[地理]高考文综第36题“现象”的答题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高考文综第36题“现象”的答题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地理]高考文综第36题“现象”的答题分析福建连城二中[地理]高考文综第36题“现象”的答题分析福建连城二中陈立新  从近几年高考文综地理第36题分析来看,试题的命制特点有其共同的规律性,而考生在解答时存在的问题也具有普遍性,为此对高考文综地理第36题“现象”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考生地理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006年全国各地36题的设问,均是结合文字和区域图像来进行设置的:如全国第36题:分析沙尘暴形成的条件;全国第36题:海水蒸发量增加,对同纬度东岸陆地造成的影响及原因分析;北京第36题:图示区域自然条件、农业和工业区位分析;天津第36题:河流流向原因分析

2、、大型水利枢纽的影响、城区规模扩大的自然条件及其影响分析;四川第36题:我国区域旱情原因分析、工业发展的条件和旅游条件分析;重庆第36题:比较“区域地形、气候区、能源、矿产资源、工业”的差异及水污染的成因分析。  从以上对全国各地综合题的分析来看,均是以问题为中心,提供文字和区域图形材料来设置新颖的问题情境,来重点考查考生的空间定位、信息提取以及综合分析等地理能力。  通过对2006年全国各地第36题的分析,它们的命题模式有共同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各种类型的图形或图形的组合等空间图和相关资料,要求考生进行空间定位;  2.要求考生进行自然

3、和人文信息的提取,以考查考生提取信息的技能和水平;  3.通过综合分析,概括当地自然和人文的基本特征;  4.分析自然要素和人文特征之间的关系,应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来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辩证地分析当地经济发展的条件,结合试题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考生在解答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2006年文综第36题为例来加以说明。  2006年高考第36题: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北部平原地区春季土壤旱情严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图中A是所在河流上迄今争议最少的水利枢纽工程,其名称是__________。该水利枢纽工程以下河段径流量沿途变化的趋

4、势是_____________,试分析其原因。    图中甲、乙两阴影区均是著名工业区。乙工业区与甲工业区相比,工业发展的条件有何差异?    东南亚华侨对中华文化心仪已久。一华侨旅游团参加了某旅行社组织的历史文化七日游。入境后,首先乘飞机到达著名古都城市B游览,该城市位于___________文化副区。然后前往旅游热线区丙浏览,该旅游区有“一山一城一圣人”的说法。据此说法并结合图示分析丙区游览价值高的原因。    [答案]    36.冬春季节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蒸发强烈;农作物需水量大。    小浪底逐渐减少地上河,流域面积小,支流汇入少;沙质土壤

5、,沿途河水下渗严重;沿途工农业及生活取水量大。    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较好;河运发达。    中原泰山具有美学、科学和历史文化价值,泉城济南具有美学、科学和历史文化价值,曲阜“三孔”具有历史文化价值;3个旅游地分布集中,连成一线,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好;自然与人文景观配合好,景观特征具有独特性。  此题是一道区域与自然地理有机结合、以能力立意为主的高考试题,此题既考查知识,又考查能力,从高考的答题情况来看,考生出现错误而造成丢分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基础知识方面的错误而造成丢分。  第2小题要求考生写出“水利枢纽工程A的名称”。第3、

6、4小题要求考生先判断出“甲、乙两著名工业区的名称”和“著名古都城市B的名称”,才能进一步进行分析判断,由于考生对我国重要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不明确,从而混淆了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因而不能准确答题。  2.思维能力方面的错误而造成丢分。  第1小题要分析图示北部平原地区春季土壤旱情严重的主要原因,就必须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并且这几项能力缺一不可。但是由于考生能力的薄弱与缺陷,使得在具体答题时不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在具体答题时由于思维能力较差,考生不能完整地写出答案要点,不能按要点的逻辑顺序表达出来,因而难以做到要点全面、论证有力,虽然能够

7、得分,但难以得到高分。  答题规范方面的错误而造成丢分。第4小题的答题,按照题意要求是“该旅游区有‘一山一城一圣人’的说法。据此说法并结合图示分析丙区游览价值高的原因”。但一些考生由于看题粗心大意,在审题时漏了题目要求“据此说法”,因而在回答时只根据“结合图示分析丙区游览价值高的原因”,当然难以按题作答,加上一些考生的字迹不工整、卷面不整洁,这些都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失分。  针对以上试题特点和考生的答题错误,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复习启示,在今后的复习中,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题专题训练,抓住试题的命题特点,掌握试题的解答规律,并在训练中加强反思,以寻找和分析解题中存在的

8、问题和原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