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779847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6
《闰土不会偷窃碗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闰土不会偷窃碗碟江苏泰州市沈毅中学 朱桂明 鲁迅先生的《故乡》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一篇老课文,但老课文也不时会发现一些新问题,值得教者不断探索。 中考前夕复习这篇课文,有一位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说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相比,变化太大,大到偷窃儿时好友“迅哥儿”家的碗碟的地步。他说,课文近结尾处写“我们”在故乡,闰土来看望,闲谈中提出“要所有的草灰,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而稍后写“我们”离开故乡时,插叙了杨二嫂“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的事。据杨二嫂说,碗碟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
2、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这两段互为照应,前者的“要所有的草灰”为后者的“埋着”伏笔,闰土偷窃碗碟的事,不言自明。 乍一看,这位学生的分析不无道理。但他却忽略了一个根本问题,即无论是从小说的人物性格发展方向上看,还是从小说的情节安排上看,闰土都不会走到他所说的这种地步,闰土决不会偷窃碗碟。 从人物性格发展方向上看,不管闰土的变化如何巨大,“诚实”都是他始终如一的个性特征。因为塑造一个始终如一“诚实”的闰土,是作者表达小说主题思想的需要。这种个性特征反映在少年闰土身上,表现为“朴素”;反映
3、在中年闰土身上,表现为“忠厚”。少年闰土的“朴素”自不必说,单说中年闰土的“忠厚”,课文就有多种描述: 听说儿时好友回来,闰土“实在喜欢得了不得”,带着自家晒的干青豆去看望;“我们”离开故乡的那一天,闰土“早晨便到了”来送行。这一种“忠厚”,正是儿时“朴素”的延续。 至于相隔二十余年后的第一次见面,闰土“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不再称“迅哥儿”而改称“老爷”,这是一种在封建等级观念支配下的变了形的“忠厚”。 就说要东西,也是“迅哥儿”的母亲先提出的。“迅哥儿”的母亲非常同情闰土的苦难遭遇
4、,依她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闰土。而闰土却没有“尽”拿之,只是拣了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并要了所有的草灰。桌椅可以家用,抬秤可以称粮食,草灰可以做肥料,香炉和烛台则是用来供奉寄托他的希望的偶像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不贪婪、重实用,这又是一种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民式的“忠厚”。 这样一个忠厚的人怎能做出偷窃之事?假如闰土真的偷窃碗碟,那就不是闰土,因为闰土始终如一是诚实的。 从情节安排上看,假如闰土真的偷窃碗碟,那小说就存有不合理之处。 第一,闰土提出“要
5、所有的草灰”,时间是一天的“下午”;“第二天早晨”,他便回去了;直到“我们”离开故乡的那一天“早晨”,他才又一次来到“迅哥儿”家的老屋。也就是说,闰土假如真的要在灰堆里“埋”碗碟,应当是在他来的那天的“下午”至“第二天早晨”这一段时间里。而在这一段时间里,杨二嫂根本不在场。杨二嫂不在场,她何以知道灰堆里有碗碟而去“掏”? 第二,桌椅、香炉、烛台、抬秤这些东西要比十多个碗碟值钱得多。值钱得多的东西可以明拣,不及者却要暗偷,哪有这样的逻辑? 总之,不管从哪个方面看,闰土都决不会做出偷窃碗碟的事
6、。其实,对于闰土决不会偷窃碗碟,作者虽然没有明确交代,但是却作了暗示。课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话:“杨二嫂发见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原来如此。我想,那一位学生如果当时认真看了这一句,他定会明白:闰土是决不会偷窃碗碟的!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杨二嫂为了拿狗气杀,她便需要有功;而诬陷闰土在灰堆里埋碗碟,不算大功,也是小功。杨二嫂不仅自私尖刻,而且还诬陷别人。塑造如此形象的杨二嫂,也是作者表达小说主题思想的需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