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气派校门引争议 大学建设应刹“豪华风”

高校气派校门引争议 大学建设应刹“豪华风”

ID:20778508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6

高校气派校门引争议 大学建设应刹“豪华风”_第1页
高校气派校门引争议 大学建设应刹“豪华风”_第2页
高校气派校门引争议 大学建设应刹“豪华风”_第3页
高校气派校门引争议 大学建设应刹“豪华风”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校气派校门引争议 大学建设应刹“豪华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校气派校门引争议大学建设应刹“豪华风”高校气派校门引争议大学建设应刹“豪华风”资料图片:图为国内某大学校门。  近期,国内几家高校斥巨资建观光电梯或气派校门的消息披露后,在社会上引发了普遍关注和热烈讨论。高校建设究竟应遵循什么原则?该如何看待这些学校的行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教育界、建筑界的有关专家学者,他们纷纷表示,高校建设不能一味求大求阔,“豪华风”该刹一刹了。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主任许懋彦教授曾参与过西北师范大学、中国民航学校校园的规划设计,他表示,花几百万元造一个校门实在没有必要,可以说是形象工程。从建筑的角度看,100多米长的大门与学校的其

2、他设施很不协调,这么长的校门,里面得有多大的面积、多少房子来匹配?  许懋彦说,他曾经考察过兰州某大学,在距离兰州市中心几十公里的郊外建起了一个新校区,用数千万元造了一个有看台的万人体育场。离市中心这么远,周围也没有什么社区,这个万人体育场建起来,每年可能就用两三次。这不是浪费是什么?  也有一些学者对建设豪华校门表示理解,但不支持。中国传媒大学社科学院副院长冯宋彻教授认为,在原校门不符合学校现有的品牌、地位的前提下,重建校门是必要的,但具体操作时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能浪费资源,因为目前我国的教育资金还十分有限,钱要花在刀刃上。  不少学者认为,校园建设的“豪华风”

3、,不仅不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和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理念,也会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不利影响,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如果一些豪华建设还需筹款,甚至将负担转嫁到学生身上,更是不可取的,必须及时刹车。  高校为什么会纷纷热衷于气派校门,或建设一些明显超出校园需求的“观光电梯”等“标志性建筑”?专家认为,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的罗燕博士分析说,伴随着前些年教育产业化的进程,一些学校逐渐成了“教育生产商”,学生则成了“教育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学校的外观能成为学生选择学校的重要砝码。例如,西北某大学在没建新校门前,一些学生看到破败的校门后非常失望,甚至收

4、拾行李回家了。从这一点上看,校门是“教育生产商”吸引和锁定“教育消费者”的一种手段,建得豪华些似乎可以理解。但如果学校过于看重自己的市场形象和物质回报,就会变成一个只会将知识打包、以快餐形式出售给学生的机构,而忽视了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许懋彦则认为,一些地方政府将学校建设作为政绩的一部分,讲究体面排场;还有的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考虑,希望学校的新校区建在郊外,能发挥孵化器的作用,孵化出一个新社区或卫星城市来。很多学校通过圈地来发展,很多千篇一律的校园建筑在短期内建成,而一次性的政府巨额拨款和银行贷款为这种扩张提供了经济上的可能性。  罗燕表示,大学的经费来源主要是

5、三部分:国家财政拨款、学生学费以及学校科研所获得的资金支持和为社会提供教育服务的收入。但对这三方面的监管都是缺失的。比如,目前学校的科研经费大多以“切蛋糕”的形式获得,即以国家拨款的形式为主,没有采用合同机制。对一些学校来说,获得国家的科研经费并不太难,也没有合同来规定这笔钱的用途和实效,所以“花了就花了,乱花了也不心疼”。  采访中,专家们一致认为,除了缺乏监管外,急功近利的浮躁和攀比氛围也在侵蚀着校园,导致学校的教育理念逐渐错位,越来越注重服务于学校自身,而不是学生。这种自我约束精神和责任感的缺失也是导致“豪华风”的原因。长此以往,大学虽在物质上有所收获,但在

6、精神价值上却丢失了很多。即使办公楼再气派,校门再阔绰,花草再名贵,也只是大学精神的世俗化、功利化。  如何才能有效地避免“豪华风”、实现大学校园建设的良性发展?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开出了自己的“药方”。  罗燕认为,首先要完善大学的监管机制。政府给学校的财政拨款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有权对款项的使用实行监管。但这种监管不是依赖行政权力,而是在保证学校拥有一定自主权的前提下,制定和完善监管制度,如审计制度、合同制度等。同时,应建立一个清晰、透明的教育质量评估机制,使学生在选择学校时有充分的信息。此外,我们还应该更多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使大学生

7、更多地参与学校建设的决策。  对于大学校园的新建、扩建和改造,许懋彦教授建议,学校在决策时,要站在教育的角度思考,真正以学生为本。在确定新校园、校区的风格时,要考虑学校的历史传承和特色,彰显个性;考虑与老校区的配合和周边的人文和社会环境;在确定学校的规模时,要考虑实际需求和成本,不能一味求大求阔。同时,还要考虑学校的整体规划,建设可以分阶段完成,不一定一次性解决。在具体规划时,还要考虑各个功能区之间的衔接,努力为学生提供人性化、宽松、便利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人民日报·袁新文孔令昭冀晓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