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771729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6
《历史学习中的小字内容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历史学习中的小字内容处理 2005年高考文综试题合理地涉及到了教材的小字内容,这是对考纲内容的延伸与深化,同时也对中学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些涉及小字内容的试题涵盖范围较广,既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又有世界近现代史。本文择其典型进行分析,以此来和大家探讨以后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小字部分内容。 13.图5是考古出土的一方汉印的印文,该印是 图5 A.刘邦所封异姓诸侯王的王印 B.汉朝赐予百越首领的印信 C.汉朝管理今昆明地区的实物证据 D.汉朝封夜郎侯为王时的印信 教材大字部分只是阐述了
2、汉武帝在西南夷地区设郡,并未解释课本上的这幅“滇王金印”图。《中国古代史》第43页小字讲到,“滇池地区的滇王,归附汉朝。朝廷在其地设郡,武帝赐予’’滇王之印’’.20世纪50年代,’’滇王之印’’在云南考古发掘中出土”。如果平时复习中教师对此加以强调,学生也有所注意的话,该题自然迎刃而解。 23.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扶蒋反共的根本目的是 A.进一步扩大对华资本输出 B.在中国建立稳定统一的全国性政权 C.控制中国,推行全球性战略 D.缓和苏美矛盾,划分势力范围 D项明显错误,A项不是其根本目的。B
3、、C两项相比,从大处着眼,C项最准确。再结合《中国近代现代史》第48页小字部分的第一句“控制中国是美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更是呼之欲出。 39.1955年在万隆召开了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应……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防碍我们的求同和团结。” …… 指出材料中所说的与会各国的“异”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会各国的“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4、 简述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求同求异”的方针,这对会议起到了什么作用? 简要说明万隆会议对当时中国的外交所起的作用。 在此笔者以第题为例作解析。回答该题仅仅依靠所给的材料信息远远不够,而《中国近代现代史》第145页大字部分仅有这样一句话:“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和分歧,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如果平时注意小字部分的阅读与归纳,则可知该题答案都隐含在小字部分。第145~146页的小字有这样几句话:“会上有些国家的代表当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人们
5、担心会议会发生激烈争论,走向歧途。”再结合大字部分的内容,很容易归纳出第题的答案为:帝国主义的破坏;与会各国因为存在的矛盾与分歧而走向歧途。至于对会议所起作用,第146页小字部分有“周恩来的发言,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使会议取得积极的成果”。因此可以归纳为“促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当然相对应的答案大字部分也有所叙述,但大字部分简短的文字,有时并未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适当对小字部分加以引导,学生的印象就会比较深刻。 小字内容是大字内容的具体化,是对大字内容的补充说明,既有拓宽知识面的内容,也有些生
6、动的、有教育意义的内容。高中的小字包括了一些理论性的内容,这是适应高中生抽象思维较为发达、对理论性内容感兴趣的需要。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对小字部分的学习: 一是着重解释教材中大字和插图的小字。例如第13题,教材中列出了“滇王之印”图,大字并未解释,小字部分解释就较为详细。 二是涉及知识结构的理论性小字。如第23题,教材的大字部分仅列出了美扶蒋反共的表现,没有深入阐述其实质目的,小字则明确写出它是为了实现全球战略。 三是涉及教学重点、难点的小字。例如第39题,万隆会议是一个重点,但教材大字部分叙
7、述较为简单,小字就加以更为详细的补充,更便于学生理解新中国外交的艰难和大国肩负的责任。 四是对重要的概念加以注释的小字。例如第19题“话本”的概念,古代史教材第121页有明确的解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