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1)

初三化学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1)

ID:20765884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5

初三化学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1)_第1页
初三化学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1)_第2页
初三化学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1)_第3页
初三化学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1)_第4页
初三化学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1)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三化学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1)初三化学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1)  1.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铝压成铝箔、抽成铝线等。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生成其他物质,同时还发生能量变化。化学变化常伴有放热、发光、放出气体、生成沉淀、颜色改变等现象。  3.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如蜡烛燃烧过程中伴随着蜡的熔化等物理变化。  【例题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电灯通电后发亮B.从海水中得到食盐  C.食物腐败D.电

2、热棒工作时发热  【解析】因为化学变化常伴有放热、发光、放出气体、生成沉淀、颜色改变等现象,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有化学变化,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生成其他物质。在A、B、D的变化前后都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因此它们都属于物理变化。而C的食物腐败是由于食物与空气等发生了反应,变成了其他的物质而不能食用,因此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C  区别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判断直接或由仪器间接观察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可判断。  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

3、、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根据物质的化学变化判断其化学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等。  【例题2】阅读下列信息: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很容易制成薄片;铝的密度较小,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作用,生成致密的保护层——氧化铝;铝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铝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铝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将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与铝不同的氧化铝,铝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新物质氢气,铝本身也发生改变,这些都属于铝的化学性质;其余则属于它的物理性质。  【答案】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质地较软、密度较小,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在常温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1.下列描述涉及一些物质的变化,其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

5、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甲烷极难溶于水  C.乙醇可以燃烧  D.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铁、铝制作炊具 B.用汞作体温计的指示液  C.用酒精作燃料   D.用

6、铜制作导线  5.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石蜡受热熔化属于化学变化  B.木炭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C.水银的熔点低属于物理性质  D.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化学性质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  B.物理变化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  D.化学变化一定有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的现象  7.下列家庭常用品中,可根据哪些物理性质来区别?  盐和糖_______________;铜制品和铁制品________________;  酒和

7、醋_______________;瓷勺和塑料勺__________________。  8.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②木炭能燃烧;③我国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④将木炭粉碎;⑤木炭可制黑火药;⑥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用途的是_______________

8、_。    7.味道;颜色;气味;硬度  8.①;④;②;⑥;③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