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757631
大小:3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5
《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基本组织形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小組合作--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組織形式作者:張文周研究性學習是對傳統的接受式學習的一種改革,是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新教育觀念在教學領域的體現。它具有學科綜合程度高、與社會生活聯繫緊密、學生自主性強的特點;學習活動不再局限於學校課堂和已有教材,而是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學校、走向社會,開展社會調查、現象觀察,廣泛收集資訊,去發現問題,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與答案;"小課題研究"、"研究性專題作業"、"開放性問題解決"等是其經常採用的方式。因此,傳統的程棄化系統化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已與之不盡適應。研究性學習需要更為靈活、開放同時也更為有效的
2、教學組織形式,需要在更大的時空範圍內將個人學習、班級集體學習以及小組合作學習合理地穿插結合,而小組合作學習則成為最基本的教學組織形式。一、小組合作形式是一種積極有效的學習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又稱合作學習)於70年代率先興起於美國,並且已被廣泛應用於中小學教學實踐。它的產生除了美國獨特的社會文化背景之外,主要是出於克服傳統教學存在的弊端,改革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的需要。它將社會心理學的合作原理納入教學之中,強調人際交往對於認知發展的促進功能。基本做法是將全班學生依其學業水準、能力傾向、個性特徵、性別乃至社會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異組成若干個異質學習小組(每組3-6人),創
3、設一種只有小組成功小組成員才能達到個人目標的情境,即小組成員不僅要努力爭取個人目標的實現,更要幫助小組同伴實現目標,通過相互合作,小組成員共同達到學習的預期目標。小組合作學習將班組授課制條件下學生個體間的學習競爭關係改變為"組內合作"、"組際競爭"的關係,將傳統教學與師生之間單向或雙向交流改變為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對學習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學效率,也促進了學生間良好的人際合作關係,促進了學生心理品質發展和社會技能的進步。近年來,我國一些地方學校改革課堂教學,也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應用與研究。國內外的研究和實踐,都驗證了小組合作學習作為
4、課堂教學常規組織形式在提高學習效果方面的有效性。小組合作學習已成為提高教學效率的新策略。二、小組合作形式對於研究性學習的意義 在我們已有的實踐中,小組合作學習對接受性學習的積極作用已經得到證明。研究性學習同接受性學習相比,在教學目標、學習內容、資訊來源、學習方式等諸多方面有所不同,其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形式效果如何呢?1.更適宜于讓學生獲得從事科學研究的體驗和技能 當今時代科學研究的主要方式是集體研究。科研工作者開展科學研究,通常都是組建課題小組或專案小組,按照一定方案,由小組成員分工合作,有序地研究並最終達到研究目標的。而開展研究性學習目的就在於讓中小學生瞭解科學研
5、究的方法,學會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這就要求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于科研工作者開展科研的情境和途徑。以小組合作形式開展研究性學習,與科研工作者進行科學研究的組織形式十分相似。學生在合作學習小組中,通過與同伴的共同努力,提出問題、確定目標、制訂方案、收集資訊資料並進行分析處理、尋找問題的答案或結論。儘管中小學學生的學習活動不能等同于科學家的研究工作,但是組織形式和探究過程的相似,為學生獲得科學研究的相關體驗提供了基礎。2.更有利於研究性學習的認知、情感和技能目標的均衡達成 學習是認知的過程,也是滿足學習者心理需求的過程。學習的過程伴隨著濃厚的情意色彩。學習行為又是一種社會
6、化行為,唯有同他人溝通、互動,才能取得較大的成效。研究性學習具有多元目標,包括激發創造精神、增強主體意識、陶冶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學會收集與處理資訊、學習體驗科學研究、學會人際交往養成合作精神、提高思維與表達能力等。小組合作學習是同學之間互教互學、彼此交流知識的過程,也是互愛互助、相互溝通情感的過程;學習的過程不僅直接作用于學生的認知發展,並且還通過情意因素促進學生認知的發展以及非認知品質(如人際交往等)的提高,同時也滿足了每個學"影響力"和"歸屬"方面的情感需求。小組合作開展研究性學習,將不僅使學生"學會"、"會學",而且使學生"樂學"、"好學",所以,小組合作學習
7、理所當然地成為研究性學習的比較合適的教學組織形式。3.有利於全體學生主動參與研究性學習,開發每一位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教學效率。 研究性學習並非培養天才兒童的超常教育,也不同於偏重少數特長學生的課外活動,它面向的是全體中小學生;它並不十分注重研究的結果,而是要讓每個智力正常的學生歷經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提高自己的創造意識和能力。小組合作學習避免了班級集體教學中往往出現的相當一部分學生由於得不到充分的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不得不處"旁觀"、"旁聽"地位的被動學習狀況,賦予全體學生遠比傳統課堂教學中多得多的參與學習的機會和權利。每個學生都能選擇符合自己興趣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