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752290
大小:62.1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5
《试论就业导向下的专业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就业导向下的专业建设[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就业导向;专业建设[论文摘要]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必须从有利于就业教育的需要来进行。本文阐述了在以就业为导向思想指导下的专业建设的内容体系,分析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的特点,并提出了高职院校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形式。专业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各类高校的专业建设有着不同的导向原则和鲜明的内涵特征。普通高校的专业是学科型专业,专业建设就是学科建设;而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和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
2、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专业对应的是社会职业,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职教育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必须要从有利于就业教育的需要来进行。因此,以就业为导向也就成为高职院校进行专业建设必须要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和鲜明特征。在就业导向的原则下,如何进行专业建设?经常会出现哪些偏差?打破学科知识体系后还要不要搞学科建设?这些都是我们进行专业建设时必须要回答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是保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就业导向下专业建设的内容体系高职教育说到底是
3、就业教育。高就业率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核心标准。要有高就业率,就要保证能够培养出适销对路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一定要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实际上涵盖了从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学过程到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证体系等涉及人才培养的所有环节。大致上,可将专业建设的内容分为以下六个部分:一是专业设置,二是教学内容,三是培养模式,四是实训条件,五是师资队伍,六是质量保证、体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特点及分析(一)专业定位的特点1.专业设置应适应市场的需求。从以就业为导向的原
4、则出发来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求专业的设置必须要与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格局相匹配,只有这样,专业的发展才能够拥有强大的产业背景的支持,才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换句话说,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必须考虑市场的需求。不但设置新专业时如此,对己有的专业方向的调整也是如此。由于职业教育的目的直接与就业相联系,因而,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各行业的职业划分紧密相连。从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XX年试行)中可以看出,高职的专业设置覆盖了各行业所属的大多数技术门类。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
5、展,新的职业又在不断涌现。行业和技术的发展,都对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专业方向的调整也是高职专业建设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应能够主动适应这种发展,对专业方向做出适时的调整,使其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根据这个观点,要搞好新专业的设置或专业方向的调整,找准专业定位,就必须深入市场、了解市场、研究市场。从市场发展看需要办哪些专业,同样也从市场需求看各个专业的具体内容要求。即既要能够从产业结构的宏观层面上把握专业的门类,又要能够从职业岗位的微观角度把握人才的培养规格,从而确定专业的定位。2.专业的培养目标要
6、尽可能地与职业岗位相对应。如前所述,要从职业岗位的角度把握人才的培养规格。这里所说的职业岗位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显式的岗位,我们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有明确的职业尚位指向;其二是隐式的岗位,即包括具有相同能力要素的不同社会岗位群。进行市场需求分析,就是要找准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把尽可能多的潜在的岗位需求挖掘出来,以扩大专业的适应面。要做好这一工作,则要求我们的专业建设者既要懂专业知识,又要对社会上的各个行业有广泛的了解。这也是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如果我们将人才培养理解成为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人力资源调查并不
7、是依靠简单的调查表来实现,而是由专业人员深入行业,确实了解对人力的各种需求,并且将这些需求进行分类、总结、提炼,区别出个性和共性,找出其共同规律,才能形成岗位群相对统一的能力需求,以此确定出专业的培养目标。(二)课程建设与培养模式的特点1.课程建设特点。这里的课程概念有大课程和小课程之分。大课程指的是课程体系,小课程则指某门课程本身与本科的课程体系不同,高职专业的课程体系打破了学科知识体系,强调的是以职业能力为中心、围绕工作过程的开展来构建课程体系。其突出了实践性,坚持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特别是注意结合工作过程对知识的认知
8、过程进行重组,使其在新的认知环境里达到岗位能力的有效培养实现实用性和高等性的很好结合。2.培养模式特点。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的特点体现在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注意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开展半工半读等。《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已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