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747687
大小:54.3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15
《从亚里士多德《诗学》视角探析《俄狄浦斯王》的叙事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亚里士多德《诗学》视角探析《俄狄浦斯王》的叙事策略摘要:《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诗学》是西方艺术史上第一部重要的体系化的美学论著。该书较为详细的讨论了史诗和悲剧的一系列问题。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十分欣赏《俄狄浦斯王》。因此本文拟将以《诗学》为主要理论参照,从叙事策略的视角来探讨亚里士多德推崇《俄狄浦斯王》的原因。关键词:《诗学》;《俄狄浦斯王》;叙事索福克勒斯曾被文学史家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俄狄浦斯王》是他的代表作。主要描述了无私、公正的忒拜国国王俄狄浦斯被神预示要“弑父娶母”,为了摆脱神谕的命运,他不断奋斗抗争,却越是反抗,越是陷入命运的泥潭,最终没有摆脱神谕
2、的命运。亚里士多德《诗学》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部重要的体系化的美学论著。主要讨论了史诗和悲剧的问题,提出了“艺术的本质是模仿”“悲剧最重要的要素是情节”等经典论断。对后世的人文学科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他在《诗学》中表迗出的叙事理念,是西方叙事文学史上首次对叙事理论的系统化总结。同时他也对索福克勒斯的力作《俄狄浦斯王》十分推崇,称其为“十全十美的悲剧”,视为古希腊悲剧的典范。因此,本文拟将以《诗学》为主要理论参照,聚焦叙事策略,从“叙事模仿”“顺叙与倒叙,明暗线结合”“复杂的情节:反转、发现”这三个方面来探讨亚里士多德将《俄狄浦斯王》视为“十全十美”的悲剧典范的原因。一、叙事模仿:媒介、
3、对象、方式亚里士多德在《诗学》开篇就指出“史诗和悲剧诗、戏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为管乐和竖琴而写的音乐,概括地说,它们都是模仿艺术的表现形式。”①在“悲剧的描述”这一章,他又为悲剧下了定义,即“悲剧是对于一个值得认真关注的行为的描述,行为本身具有完整性,具有一定意义”,②接着又点明“悲剧是行为的模仿”。显而易见,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模仿是一个重要的叙事策略。我们可以试着从模仿的媒介、模仿的对象和模仿的方式三个方面来分析《俄狄浦斯王》的模仿叙事策略。(一)模仿的媒介:节奏、音乐、语言针对“史诗”和戏剧(悲剧或者戏剧)而言,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的媒介是声音,即“用节奏、语言、音乐的方式产生出
4、来的”。《俄狄浦斯王》中的合唱歌队在这一叙事策略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唱段基本都是节奏性较强的韵文组合。与此同时,歌队成员在各个场次中以剧中人物的身份出现;并且在戏剧的场与场之间穿插合唱歌。如在“开场”与“第一场”之间,歌队唱了“进场歌”,分为“第一曲首节”“第一首次节”“第二曲首节”“第二首次节”“第三曲首节”“第三首次节”,形式严整,节奏分明,为悲剧奠定了严肃的基调。同时歌队在悲剧中也有着其它的叙事功能。即歌队以剧中人物身份出现。如在第一场中,歌队作为一个整体以歌队长为首参与对话,为帮助俄狄浦斯追查杀害前国王的元凶,作为一剧中人物,歌队长表示“愿提出第二个好办法”并透露“听说国
5、王是被几个旅客杀死的”这一重要信息。正是在他与俄狄浦斯的交谈中突出了先知忒瑞西阿斯。可见歌队与其他人物一起推进剧情的发展,促成其完成突转与发现。(二)模仿的对象:“行动中的人”(怜悯与恐惧)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艺术家所描述的对象是行动中的人,而这些人必然具有或好或坏的特性。”③喜剧描述的是比我们坏的人,因为他们的“恶”不造成痛苦而又滑稽可笑产生喜剧效果。悲剧描述的是比我们好的人,同时这些人遭受了不应遭受的灾难让我们产生怜悯;同时,这些人遭受的灾难与我们自己很相似,我们也恐惧会遭受类似或相同的灾难俄狄浦斯王正是这样一个完美的对象。他勇敢、坚强、正直、聪明。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谜,挽救了忒拜
6、城,成为国王。当瘟疫笼罩忒拜城时,他挺身而出,要求严厉追查杀害老国王拉伊俄斯的凶手。尽管事情一步步水落石出,朝着不利于他的方向发展。他还是勇敢面对,乃至最后追查处他自己是真正的凶手,他也践行自己的诺言,为了城邦的利益,刺瞎自己的双眼,将自己放逐。他勇于和命运做斗争,企摆脱神谕的诅咒,却反而一步步陷入命运的泥潭。我们钦佩他伟岸的人格,钦佩他所有美好的品质,对他不幸的遭遇深表惋惜、同情与怜悯。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充满了恐惧,因为人不能与命运抗争,只能接受命运的摆布。(三)模仿的方式:叙述者、叙述视角的转换。亚里士多德认为“用同样媒介表达同样主题,而采取不同的表迗方法,这是可能的。既可以像荷马
7、那样,在有些地方使用叙述法,在另一些地方假设人物自己出来说话;也可以始终不变,用自己的口吻来叙述,或者用生动的行为来描述人物。”④这里所讲的也就是可以根据情节需要,适当的变换叙述者以及叙述视角,增加文本的趣味性与可信度。在《俄狄浦斯王》中,索福克勒斯也充分利用了这一技巧,使得人物的性格显得更加充分饱满。如在“开场”中先通过祭司的视角来描写俄狄浦斯。“我,还有这些孩子,不是把你当天神,而是把你当英雄,一个能在日常祸事或天降灾殃时济困指迷的人。当初正是你,来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