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颗粒治疗心脾两虚证100例临床疗效观察

归脾颗粒治疗心脾两虚证100例临床疗效观察

ID:20738559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5

归脾颗粒治疗心脾两虚证100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归脾颗粒治疗心脾两虚证100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归脾颗粒治疗心脾两虚证100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归脾颗粒治疗心脾两虚证100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归脾颗粒治疗心脾两虚证100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归脾颗粒治疗心脾两虚证100例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归脾颗粒治疗心脾两虚证100例临床疗效观察邓金明1吴海英(通讯作者)1徐智雷1余霜1张宏1钱宝庆2(1浙江爱生药业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8)(2杭州市中医院浙江杭州310007)【摘要】目的:观察归脾颗粒治疗心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心脾两虚证患者140例,分为治疗组40例,服用归脾颗粒剂;对照组40例,服用归脾丸,开放组60例,服用归脾颗粒剂,28天后观察疗效。结果:归脾颗粒治疗加开放组各症状积分值显著减少(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其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2、55%和100%,治疗加开放组为68%和98%,123对照组为37.5%和85%,治疗加开放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o治疗组对血常规(WBC、Hb、BPC),肝(ALT)肾功能(BUN、Cr)无不良影响,且能明显升高血红蛋白浓度(HB)及血小板(BPC)(P<0.01)。结论:归脾颗粒治疗心脾两虚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无毒副作用,比丸剂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归脾颗粒;归脾丸;心脾两虚【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9-0316

3、-03归脾颗粒由党参、白术、黄苗、甘草、茯岑、远志、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共十一味药组成,是在中药经典方归脾丸的基础上改剂而成,具有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的功效。归脾丸采用传统工艺,将中药直接打粉制剂而成,临床应用方面不仅疗效慢,而且口感不好,单服剂量不便于掌握。为解决以上等问题,我公司在归脾丸基础上采用现代全程低温动态技术,提取、浓缩、制粒得到归脾颗粒,与传统制剂归脾丸直接打粉入药的粗糙工艺相比,归脾颗粒具有制备工艺先进、质量稳定、疗效可靠,顺应性好、适应人群广等优点,并于2015年被正式收载入《中华人民共

4、和国药典》。我们用归脾颗粒治疗心脾两虚证100例,并与归脾丸组40例进行对照,观察归脾颗粒治疗心脾两虚证的效果。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根据病例选择标准参照《中医证候辨治规范》,共纳入符合心脾两虚证病例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平均年龄46.40±13.50岁(18〜65岁)。对照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7.40±13.50岁(18〜65岁),另设开放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47.16±12.6

5、岁(18〜65岁)。各组性别、年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冇可比性。1.2诊断标准心脾两虚证诊断标准根据《中医证候辨治规范》[1】,具有如下症状者:①心悸②胸闷③失眠多梦④健忘⑤神疲懒言⑥倦怠乏力⑦大便溏泻⑧食后腹胀⑨食欲减退在上述1〜4项具备三项,5〜9项具备三项即可诊断。1.3纳入病例标准凡符合心脾两虚证,可纳入试验病例。1.4排除病例标准(1)明显兼夹证,或伴有外邪者(2)实验前2周内接受各种中成药者(3)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病变者(4)小于18岁或大于65岁者2.治疗方法治疗组、开放组服用归脾颗

6、粒剂(浙江爱生药业有限公司),规格3g/包,批号:61125),每日三次,每次一包。对照组:服用归脾丸(水蜜丸,胡庆余堂制药厂生产;批号:60915),每日三次,每次6g。两组疗程均为28天。所有病例在服用本药期间,均停用一切影响心脾两虚证治疗的中西药物。3.疗效观察3.1观察方法全部病例于治疗前、治疗后28天记录其症状、体征、舌脉等改变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症状记录按验证计划的分级标准记分,重度(+++)记3分,中度(++)记2分,轻度(+)记1分,症状消失记0分;治疗组和开放组任选42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8天,作血

7、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注意服药期间的药物不良反疲,并作详细记录。3.2疗效标准[2]采用半定量法,根据治疗前后的积分值以判定疗效,疗效按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级评定,具体标准是:临床痊愈:治疗后症状全部消失,症状积分降至零;显效: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后症状积分减少2/3以上;有效:症状好转,治疗后症状积分减少1/3至2/3之间;无效:症状无明显好转,治疗后积分值减少不足1/3。3.3治疗结果3.3.1治疗前、后各组间.单个症状积分差值比较见下表1*疗程结束分别统计单个症状及证候的积分值,以判定疗效。数据处理:计

8、数资料米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米用Ridit法检验,计量资料米用t检验。由表1可见,归脾颗粒治疗组、开放组、归脾颗粒治疗+开放组与对照组比较,除大便溏泄,食后腹胀外的其余各症状积分差值明显,苏余各症状均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归脾颗粒对心脾两虚各症冇很好的治疗作用,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3.3.2治疗前、后病人的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