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731526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5
《浅谈激励教育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中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激励教育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中的作用【】G424.1【】B【】1001-4128(2011)02-0059-02 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就是为孩子的全面发展为孩子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素质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素质人才既要注重挖掘智力因素的潜力,更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智力因素对一个人的成功固然重要,但通常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如果一个人仅仅智力素质很高,而没有优异的非智力素质,那么他至多能做到轻松胜任,却很难出类拔萃。好的教育应该使孩子具备真实的能力和健康的生活态度,使他们将来能够自己去争取幸福,又能够承受人生的磨难和挫折——怎样才能通
2、过教育“使孩子具备真实的能力和健康的生活态度,使他们将来能够自己去争取幸福,又能够承受人生的磨难和挫折”呢?——必须在教育活动中高度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责任感、荣誉感、成就动机、求知热情、求知欲望、自信心、自尊心、进取心、顽强性、自控力、抗挫折能力、拼搏精神、学习习惯等)的培养。而激励教育作为一种成功的教育方法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目前,激励教育越来越多的被关注和研究,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也越来越多的被肯定,它的实践在一些学校逐步系统化。,这是教育者不断完善教育工作的努力,也是对什么样的教育才能为孩子的全面发展为孩子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怎样才
3、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完善人格,怎样才能让孩子通过学习而具备真实的能力具有健康的生活态度的一种积极的探索。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必须是精神上的滋养以至人生的引领。好的教育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态度,以获得发展的动机;要培养自信和热情,以挖掘发展的潜力。 1激励教育有利于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 积极的态度给人力量、信心,给人生活的热情,具有积极心态的人对幸福的感受力强,自然生活的幸福指数就高。容易从生活中体验幸福的人往往也懂得爱护别人的幸福。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创造幸福,并懂得爱护别人的幸福,这是素质教育必须培养的素质。 心理学家威廉.皮尔士也说:“人性最深切的需
4、求就是渴望其他人的欣赏”激励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在她的《人生为一大事来》中这样写到:“生命需要爱护,更需要激励。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一生,赏识和激励能让学生在成长中获得成长的动力。” 一个人怎样被教育着,就会怎样去生活着,教育影响和决定人生。积极的教育造就积极的人生。渴望成功是所有人的内心需求,成功学创始人那破伦.希尔说,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心态。成功的人与失败的人之间的不同主要就在于成功的人有积极的心态。人生快乐与否关键也在心态。成功的人始终用积极的思考,乐观的精神和积极的经验支配和控制人生;失败的人士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疑虑所引导和支配,他
5、们空虚、自卑、猥琐、悲观失望,消极颓废并最终走向失败。而这种完全不同的心态并非天生具有,甚至可以说是长期“教育”出来的结果。这种“教育”来自家庭,来自社会,来自学校……人的一生中最可塑的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绝大多数是在学校里度过的,所以学校教育对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用激励教育来指导支配教学,来培养学生积极、奋发、进取、乐观的态度,获得积极学习的动机,让他们能用乐观向上的态度正确处理人生遇到的各种困难、矛盾和问题,让他们明白成功路上并不是都铺满鲜花。“决定我们命运的,不是我们的际遇,而是我们对际遇的看法”,如果教育者在学生的人生起始阶段能给学生一种积极乐观的对人
6、生际遇的看法,那么也就给了孩子一个积极乐观的命运。 2激励教育利于培养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美国哲学家、散文家拉尔夫.爱墨森 培养人才就是培养他的自信,摧毁人就是摧毁他的自信。 ——朱永新 自信便自强,只有自信才能使一个人的潜能,才华发挥到极致,只要一个人的自信心没有被摧毁,他就一定能够成功。目前的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很多时候我们在做的就是摧毁自信的过程。“分数高你就行,分数低你就不行”分数为命根,考试为法宝,教育评价单一,教育目标功利化导致教育畸形,人才畸形。在不断的分数强化和排序中制造“差生”,他们在不断的“失败”中、批评中、指责中“自
7、信”逐渐被摧毁。这样的教育摧毁的不仅是一个人的自信,而是在摧毁积极向上的人生。 经常得到激励赏识的学生是自信的,而自信的人将会在人生竞争的舞台上拥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自信会让人勇于面对,敢于挑战,自信让你敢于沟通,善于交流,自信心让你面对竞争时不同一般而最终成就非凡……自信是合格人才的重要素质,可见拥有自信心对于走向成功是多么的重要。但是一个人的自信不是说有就有的,自信心也需要培养。不仅需要自己不断的努力,也需要教育者、领导者有意识的进行引导和培养。《学习改变命运》的李晓鹏在谈到自信心的培养时说:“一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