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我国农民增收财政政策探讨[1]

促进我国农民增收财政政策探讨[1]

ID:20731486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5

促进我国农民增收财政政策探讨[1]_第1页
促进我国农民增收财政政策探讨[1]_第2页
促进我国农民增收财政政策探讨[1]_第3页
资源描述:

《促进我国农民增收财政政策探讨[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促进我国农民增收的财政政策研究 所谓的财政由国家制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并受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关系制约。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同其他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财政包括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两个部分。财政政策是指以特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运用各种财政工具,为达到一定财政目标而采取的财政措施的总和。财政政策就是体系化了的财政措施,财政政策的目的就是实现财政职能,也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势和任务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客观存在的财政分配关系在国家意志上的反应。财政政策是

2、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就是国家实施财政宏观调控的过程。一、我国农民收入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要比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的多,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呈现逐渐拉大的趋势。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32%;2002年至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每年实际增长仅3.8%,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实际增长则达到8.6%,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44%①;2010年与2009年相比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4.8%,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

3、人均可支配收入却增长13.4%,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35.8%。由此可见,农民不仅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市民,而且其年平均增长率也远远低于市民。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而无良性转变,那么农民的收入水平不仅永远赶不上市民,而且还会进一步被远远抛在后面。此种局面,难道不值得人们认真思考、深入探索么?农民过低的消费市场份额,表明由于农产品产销市场不畅,农产品价格明显偏低,急需调整国家财政政策,增加农民收入。二、制约我国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一)由于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低,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比较高,纵观近年来中美加三国稻、小麦、玉米、大豆和油菜籽五种农产品生产成本看,我国

4、只有稻谷生产成本低于美国,其他4种无论是否包括土地使用成本,均高于美国和加拿大。(二)农产品加工增值链条短。农业加工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增值少,严重制约了农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能力。(三)农业融资能力差,资金流入少。(1)国家对农业资金支持水平低。据世贸组织资料,我国农业生产者补贴等值和国内综合支持量(AMS)均为负数。(2)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缺乏向农村的“输血”机制。(3)农户新增投资中,用于农业的比重也明显偏低,表现出强烈的非农化倾向。(4)通过财政和银行系统,大量资金由农村流入城市。仅2008年就达2361亿元。(四)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高速发展经济、

5、高速发展工业等城市产业而忽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经济战略和相应的经济政策,是农民收入低、提高慢的政策性根源。其具体表现主要是:全面大力发展工业及为工业服务的的交通、建筑、采矿等等经济部门,而相对地轻视农业部门;国家充分提供面向城市、市民的公共产品,保障职工、市民基本生活、教育、医疗、养老等等方面的需要,而极少向农村、农民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使得农民基本上只能自力更生;长期以来,国家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式,从农民手中提取了大量的纯收入,用于支持城市和工业建设;从信贷资金上来看,本来缺乏资金的农村却存在着资金流出,而资金富裕的城市却存在着资金流入;在农民

6、收入低、提高慢的情况下,国家却依然坚持向农民征收农业税等,无异于雪上加霜。三、现在三农出现的问题我国理论界把农村产生的这一系列问题概括为所谓的“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那么,“三农”出现了一些什么问题呢?(一)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足,支农支出比重逐年下降。公共物品供给也严重不足,在中国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村是贡献最大的区域,农业是贡献最大的产业,农民是贡献最大的群体。中国“三农”积累受到盘剥。而对“三农”的反哺却很小,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受到严重的影响。据测算,目前我国农业的综合支持量只有2%,而许多发达国家对本国的农

7、业支持水平很高。1978年我国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3.4%,2000年则降为7.75%。(二)农业的发展面临市场的巨大风险,大综农产品的卖难普遍发生,由此而引起农业结构调整和品质更新等一系列问题;(三)财政支农结构不合理,农民直接受益的支出减少。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用于人员供养及行政开支部分大体维持在60%,教育支出和农业科技支出较少。国家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很少。在财政农业建设性资金中,用于大中型水利建设比重较大,农民直接可以受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较小,况且水利,生态建设的受益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农业,财政

8、用于这些方面的投资一直全部统计在农业投入中,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政府农业投资规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