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预期偏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毕业生就业预期偏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ID:20708039

大小:1.41 MB

页数:70页

时间:2018-10-15

毕业生就业预期偏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_第1页
毕业生就业预期偏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_第2页
毕业生就业预期偏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_第3页
毕业生就业预期偏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_第4页
毕业生就业预期偏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生就业预期偏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1章导论都获得了一致的研究结论:即高校学生通常会高估自己的预期收入;大学生之间的收入预期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性别、家庭背景、学校、专业、年级、成绩、求职信息来源是造成预期收入差异的主要因素。从时间上分析,本科学生一般是在四年级才形成收入预期的成熟想法等。这些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印证并完善了人们对于高等教育投资预期和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的既有认识(JulianR.Betts,1995)。国内目前理论界对形成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研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人认为,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预期偏高的现象,不愿意接受低起薪、民营企业和小城市等特征的工作

2、单位,从而产生选择性就业困难,即“有业不愿就”;而有的人认为造成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在于高等学校人才供给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之间的不匹配,从而产生结构性就业困难,即“有业无法就”;还有人认为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与高校扩招直接相关,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而就业岗位比较有限,从而产生过剩性就业困难,即“无业可以就”(夏小华,2007)。国内对毕业生就业问题形成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体制、人才市场信息不对称、社会资本、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以及毕业生就业预期观念等方面;赖德胜(2003)认为我国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发生,是转型过程中特殊制度背景

3、下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相互选择的结果,这其中主要是过高的工作转换成本、解聘成本和户口成本极大地影响着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工作搜寻行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是体制改革逐渐深化的表现,是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的结果,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密切相关;曾之光(2003)等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存在着的信息不对称是当前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它所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加大交易成本,降低市场效率,制约就业市场的发展,对毕业生的就业产生破坏的作用;曾湘泉(2004)则从就业制度的演变、个人就业意向和行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

4、就业的期望和国外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等,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杨宜勇(2004)从心理的层面分析毕业生就业预期与就业实际的错位,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我国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大学生作为国家的稀缺资源一直由国家分配,哪怕是难以安置的学生,国家也可以通过行政的手段安排就业。一直以来的大学生就业困难使得在人们心理一时难以接受;另一方面是受以往精英教育的影响,社会上普遍认为大学毕业生应到发达地区、大城市、工资高、福利待遇高的部门工作。而学生及家长在其上大学期间投入了相当高额的成本,要求通过在高端就业市场取得高额的回报,也是可以理解的;赖

5、德胜(2005)在分析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经济因素时进一步认为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家庭经济状况、大学生个人期望值、社会资本、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 展不平衡等五种主要因素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择业趋向、求职行为;吴克明等(2006)认为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并非是不理性的行为,而是大学生对未来不确定性、信息不4第1章导论完全以及学费高昂的条件下企图实现预期收益最大化而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熊丙奇(2007)认为造成毕业生就业期望落差的原因主要有畸形的成才观灌输、迷失的家庭教育以及虚假的就业景象的宣传;薛勇军等(2006)对云南省毕业生就业预期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毕业生就业预

6、期普遍偏高并且各类毕业生预期就业水平有所差别;曾向昌(2007)认为就业期望值与实际就业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的大小对毕业生的成功择业,工作的稳定性及发展,就业的心态以及心理调节能力均产生较大的影响;陈成文等(2008)在进行择业观念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基础上得出择业观念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钟云华等(2007)在体制内与体制外两个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以及求职信息收集与求职进行两个阶段的二元、动态的分析框架内进行了强弱社会关系对大学生求职影响的实证分析,发现强弱社会关系对大学生获得就业机会具有重要影响;陈晓云(2007)认为影响职业进入期大学生

7、就业行为的因素主要有教育服务体制不合理,专业设置供求失衡;用人指标单一,家庭与个人教育投资过度,教育信号失灵;社区服务发展落后,吸纳能力有限;职业心理不成熟,职业期望值高;谢作诗等(2007)认为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质是经济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熟悉某项操作与技能的实务型人才,但现实的人力资本供给却与这样的需求结构不相吻合。这是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存在的唯一合理的解释。1.2.3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对策研究国外有关毕业生就业促进措施对应的可以归纳为需求促进措施、供给促进措施与供求匹配促进措施。需求促进措施的关键在于鼓励创业精神,创造新的工作岗位;供给

8、促进措施的核心在于提供市场激励,鼓励大学生从事特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