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诗人谢榛颠沛人生

布衣诗人谢榛颠沛人生

ID:20702947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5

布衣诗人谢榛颠沛人生_第1页
布衣诗人谢榛颠沛人生_第2页
布衣诗人谢榛颠沛人生_第3页
资源描述:

《布衣诗人谢榛颠沛人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布衣诗人谢榛的颠沛人生崔建利袁明霞谢榛(1499~1579年),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老人。山东省临清市人,是明代嘉靖、隆庆、万历年间著名的诗人和诗歌理论家,系明代中后期影响颇大的文学后七子成员之一。  谢榛自幼右眼失明,正是这严重的生理缺陷,早早断绝了他的科举仕宦之念。但不俗的文学天赋和才华,使他自小喜欢词曲和诗歌创作,这又为他结缘上流社会、成为一代文学名家提供了条件。十六岁便写出乐府商调,“临德间少年争歌之”。就在这年,本乡宿儒苏东皋教他学诗。谢榛勤奋好学,诗歌创作大有长进。诗歌创作上的稍见成就,融初盛唐众体而自成一家的学诗志向,促使这位普通农家子

2、弟走出临清,深阅世,广交友,施展自己的人生抱负。当时的京师是国家政治文化中心,天下文士名流多在此汇聚,因此,京城也成为谢榛一生漫游的重心。嘉靖五年(1526年),谢榛初到京城,登门拜谒了乐贤好士的内阁首辅杨一清。杨一清对谢榛的来访表现出满腔的热情,这让初出茅庐的谢榛颇受鼓舞。  嘉靖十三年(1534年),谢榛移家客居安阳,当时,赵康王朱厚煜崇文尚雅,招引四方文人学士,闻谢榛诗名,延为上宾。从此谢榛以安阳为中心,开始了云游四海的山人生涯。此后的四十余年,他赴约访友,揽胜探奇,曾四赴京师,一临大梁,两至嵩山和洛阳,一经平阴、长清、游济南、登泰山,两次游历山西。虽风

3、尘仆仆,踪迹并未出山东、河南、河北、京津和山西,所交诸王府主要是赵藩、沈藩、晋藩,其次是周藩、郑藩等。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二月,谢榛第二次来到京师。在这年秋天的一次酒席上,他写了《醉歌行》一诗,流露出怀才不遇、富贵无常的感慨和倦游情绪,当年就返回了安阳。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秋,谢榛来到大梁(今河南开封)。客居大梁的半年中,他还南游杞县,并至仪封(今河南兰考县东)拜谒了“博学好议论,以经术称”的王廷相。-3-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谢榛第三次赴京师,结识了李先芳、李攀龙、王世贞等,加入“后七子诗社”,并显示出不凡的诗歌才能和旺盛的创作激情

4、,成为后七子中在诗歌创作和理论方面颇具建树和影响的人物。当时李攀龙刚被授予刑部广东司主事,李先芳和王世贞刚刚进士及第,客居京城待选。谢榛则以一介布衣之身和这些年轻的显达人士“结社赋咏,相推第”。此时的谢榛诗情旺盛,诗歌成就斐然,后七子之一宗臣曾对其诗歌创作给以高度赞誉:“悲歌慨以慷,惊飙奋孔翼”。李攀龙对谢榛也是刮目相看,非常尊重,并帮助谢榛对其游京期间所写的诸多诗篇反复加以斟酌和裁订,以《游燕集》为名结集刊行。《游燕集》是谢榛的第三本诗歌专集,也是其成名诗集,共计六卷。集中的诗作较好体现了谢榛的诗歌天赋才力及审美旨趣,所以,诗集刊行后,在当时京城的文学圈里影

5、响很大:“一出游燕篇,流俗忽复易。”这本诗集为谢榛在诗坛上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谢榛不仅诗才卓著,而且为人爽直仗义。他第三次赴京的主要目的是帮朋友卢楠申冤,竭力把卢楠从狱中拯救出来,这也是谢榛仗义行侠品性的一次集中体现。卢楠系河南浚县人,嘉靖年间著名诗人和辞赋家,有《蠛蠓集》五卷,谢榛移居安阳时曾与之相识交游。卢楠生性耿直,作为一方名士,又多显恃才而狂放不羁的通病,因自家雇工之死而蒙不白之冤。对此,卢楠再三奏辩,毫无结果,被判死罪,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下入死牢。谢榛深爱卢楠之才,同情其遭遇,特地为此事跑到京城。作为一个布衣山人,谢榛无权无势,勉强能够衣食

6、自保,但他还是为卢楠四处鸣冤,奔走相告,其情其景,连当时与谢榛结社唱和并在刑部供职的王世贞也大为感动,便将情况向有关上司作了反映。后又历经周折,最终使卢楠于蒙冤囹圄十三年后得以平反获释。谢榛鼎力拯救卢楠,完全是一种行侠仗义之举,卢楠获释后,谢榛“无纤毫德色”,其高风亮节如此,“士大夫争愿识之”,时人目之为虞卿、鲁仲连。后七子成员也因此对谢榛更加敬重,对其义举大加赞赏。  谢榛在诸子中受崇敬的状况并没持续多久。随着他们频繁地诗酒宴游,彼此了解加深,性格、观点等方面的分歧逐渐显现。特别是谢榛才高气盛,又自恃年长,直言不苟,倔强难驯,而李攀龙则位居盟主,鞭弭左右,谈

7、诗论文,一有不合,难免相互镌责,于是矛盾渐深。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春,李攀龙、王世贞提议作《五子诗》(即要求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徐中行、宗臣、梁有誉六人,每人为其他五人各赋诗一首),以相标榜,谢榛竟不与相和,并趁儿女婚嫁事离开京师返回安阳,这无异于退社之举,致使李攀龙视其为“叛去”,而“移文责之”。到了夏天,王世贞也为谢榛的不辞而别颇感奋然,并同李攀龙等开始策划将谢榛从五子中除名。在这种背景下,谢榛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暮春第四次赴京师,途经顺德,拜谒出为顺德知府的李攀龙,受到李的冷遇。谢榛含恨而去,至京师,颇为人道白此事,并将途中听到的有关李攀

8、龙治顺德无状的话在朋友圈中传播。在京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