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榛诗话的格调论探析

谢榛诗话的格调论探析

ID:10563482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谢榛诗话的格调论探析_第1页
谢榛诗话的格调论探析_第2页
谢榛诗话的格调论探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谢榛诗话的格调论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谢榛诗话的格调论探析摘要:谢榛的《四溟诗话》在明前后七子的诗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其他论诗家一样,他也主张“格调论”,但与他人的剽窃、蹈袭、模拟不同,他主张贵有新意。他推崇古人,但不迷信古人,在主张“格调论”的同时,他看到了“诗贵性灵”之处。谢榛在格调论的同时,主要在尊唐抑宋、格调的新奇,以及格调内容的丰富与开拓上下工夫,他认为诗要格调好,首先要“神来气来”,这样才能“豪健无敌”。谢榛认为好的格调是要辨拙巧、明虚实,齐长短,展气象的。中国8/vie  关键词:谢榛;诗话;格调论  中图分类号:B222.1文献标识码:A:2095-8153(2016)06-0062-06  诗话是

2、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议论诗歌的体裁。今人郭绍虞《清诗话前言》中说:“诗话之体,顾名思义,应当是一种有关诗的理论的著作。”[1]3谢榛的主要诗话思想在《四溟诗话》中,这是一本关于诗歌的理论研究著作。谢榛诗话格调理论的中心主旨是复古,而这个“古”字,即是所谓的诗法格调。格调这个词来源较久,各家也多有不同的论述。到了明七子发扬而光大之,成为作诗和品评的必要原则。  一、格调的含义及其源流嬗变  (一)格调的诗学阐释  “格调”,议论人物的时候,有人品或是人格的意味;而讲到诗歌文章,就是指品味、风格。日本的佐伯在他的《文镜秘府论・论文意》中说:“意是格,声是律,意高则格高,声辩则律清”,

3、他认为,格就是文意,文意高远则格自然就高;调就是声律,声律整齐那么调自然就清明雅致。唐代皎然和尚在他的《诗式》中也提到了“体贞”、“调逸”、“声谐”、“格高”;宋代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中提到“句调欲清、欲古、欲和”的三欲说和“意格欲高”的高格说;严羽《沧浪诗话》认为:“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2]4;明人李东阳《怀麓堂诗话》认为“诗必有具眼,亦必有具耳,眼主格,耳主声”,等等。  不单是古人对格调非常重视,且有着各家的解释,就是到了近现代。批评家也给出了他们自己的意见。今人刘明今、袁震宇认为:“格调这个词由格和调两字组成,它的意义含糊并且有分歧。但

4、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第一如声调、律调、句格、体格等等主要指的是诗歌之声律、音韵、句法、体裁之外在的形式;第二像风调、气调、意格、骨格就主要是形容诗歌的内在意韵或气度的。”[3]107  可以说,格是格律,调是声调。格是内容,调是形式。一个是内在的,一��是外在的。一个内在的对诗的理论和高度进行着严格的要求;一个外在的对诗的美感和音韵进行着规范。  (二)明七子格调发微  弘法大师在论述诗歌的创作时也说:“凡作诗之体,意是格,声是律,意高则格高,声辨则律清,格律全,然后始有调。”弘法和尚认为,格调的格专指在意的高古上;格调的调专指在诗歌的声律上。一首诗的格律好不好,则全是看看它的意

5、和律是否到了位的,这样,格调才是全然的,诗歌才能够称得上是登了堂、入了室的。好的文章一定是好的形式组合了好的内容。在其次一点的话,就是对的形式遇到了对的内容。总之,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和契合才能成为一篇好的文章。因为一首好诗,必然是格调高远的;所以,追求格调就成了明代前后七子共同的文学追求。从唐宋格调的这个源流而来,到了明代七子这里。他们接过复古的大旗,也就力主起格调来。  前七子的代表人物李梦阳在《潜虬山人记》中就强调格要古,而调则要逸的;在另一篇《驳何氏论文书》中又称:“高古者格,宛亮者调”。后七子的主要领袖之一的王世贞也说:“才生思,思生调,调生格。思即才之用,调即思之境

6、,格即调之界。”[4]10在《宋诗选序》中,他又明确指出:“余所以抑宋者,为惜格也。”李梦阳在《缶音序》中也认为:“诗至唐,古调亡矣,然自有唐调可歌咏,高者犹足被管弦。宋人主理不主调,于是唐调亦亡。”[5]85  可见,尊唐复古,实质上是复格调。而格的高古,调的宛亮就成了他们的共同追求,温柔与敦厚是他们对诗歌的精神期许。这种对“格调”二字锲而不舍的追求,不仅仅就是诗歌一方面的缘故。明七子即是诗人,更是政论家,是文人。这个诗教主张的背后有一个复杂的大网,也就是所谓的时事政治影响的结果。  二、《四溟诗话》格调论析辨  《四溟诗话》的根基是尊唐抑宋,但说到底却是一个格调上的问题。明

7、七子之一的王世贞中说:“余所以抑宋者,为惜格也。然而代不能废人,人不能废篇,篇不能废句,盖不止前数众而已。此语于格之外者也。”[6]8虽然,他认为每一个时代可能都有好的文章,不能说盛唐的诗歌都是好的,而宋代的如苏轼、王安石等众多名家的诗作是坏的。他之所以推重盛唐诗法,只是在一个格调上而已。  谢榛主张尊唐抑宋,但他却不像李攀龙等人一味的拟古、复古,不知变通。在李攀龙的诗作如《陌上桑》、《有所思》中,其结果只是将汉乐府的《陌上桑》、《有所思》改动了稍微的几个字,这种诗歌创作必定是无任何社会根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