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思春秋决狱

浅思春秋决狱

ID:20698691

大小:2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5

浅思春秋决狱_第1页
浅思春秋决狱_第2页
浅思春秋决狱_第3页
浅思春秋决狱_第4页
浅思春秋决狱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思春秋决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思春秋决狱制度我们知道,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使得儒学成为统治者治国安邦的正统思想。当时的人们将儒家思想做为一切社会活动的准则。儒学思想大量渗透入立法司法实践中的现象被法制史学者称为”汉朝法律儒家化“。顺应时代发展而来的汉律儒家化对后世影响深远。而春秋决狱的出现标志着汉律儒家化达到鼎盛时期。一春秋决狱概述(1)概念解析“春秋决狱”又名经义决狱。是董仲舒等人根据孔子编撰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大义理作为决断复杂、疑难案件依据的一种特殊诉讼审判制度。所谓的春秋决狱即凡是法律中没有规定的,司法官就以儒家经义作为判断依据;凡是法律条文与儒家经义相违背的,则儒

2、家经义具有高于现行法律的效力。从现代司法角度来看,当时的儒家经义和宪法的法律地位相差无几。不论是立法思想还是定罪量刑均以儒家经义为标准。清人赵翼在其《廿二史札记》中《汉时以经义断事》一篇中说:"汉初法制未备,每有大事,朝臣得援经义以折衷是非。"(2)产生原因(1)儒家思想盛行汉初,黄老之治收到了“从民之欲,而不扰乱,是以衣食滋殖,刑罚用稀”的社会效果,促使文景之治的产生。社会财富大量积累,百姓安居乐业。然而到了汉武帝时期,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已经不适合日社会发展变化。统治者迫切需要一种介于严厉的法家思想与平和的黄老思想之间的思想体系。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新的儒学思想体系得到汉武帝

3、的赏识。汉武帝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策略,使儒家思想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成为正统法律思想。"首先《五经》博士的设立,其他博士一律废黜,使儒学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其次太学的兴办,博士弟子员的设置,为经师儒士开辟了一条晋身入仕的禄利之途;第三任布衣儒生公孙弘为相、封其为侯,唤起了人们对经学的极大兴趣"(1)(2)法律断层,法制需要汉初,礼法结合还未完成,新的法律制度还未建成,依然沿袭秦朝法律制度。其定罪量刑既不符合稳定社会的需要又与儒家思想违背。在这种背景下,统治者便想出春秋决狱这一制度来弥补法家的不足。春秋决狱盛行于西汉,到隋唐时期废止不用,究其原因主要与其功用有关,隋唐时

4、期礼法结合已经完成,法律内容本身已能充分反映儒家思想的要求。春秋决狱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因而退出历史舞台。(3)特权的需求中国古代一向是"以法治民",法律只是统治阶级镇压广大劳动民的工具,并不真正适用于官贵。“汉代官贵享大量法律规定的特权,如经济特权、减刑特权、替代刑特权犯之身份特权等等,这些特权使得官贵们独立于法律之外。因此必须一种能超越法律的制度来对犯法的官贵进行处理。此时,儒家经义正好满足这一需求。”(2)从春秋决事比来看除了少数有关伦理的疑案外,大部分面对的都是有关官贵的案件。如较为有名的隽不疑断卫太子一案:“始元五年,有一男子乘黄犊车,建黄旐,著黄冒,诣北阙,自谓

5、卫太子。公车以闻,诏使公卿、将军、中二千石杂识视。长安中吏民聚观者数万人。右将军勒兵阙下,以备非常。丞相、御史、中二千石至者并莫敢发言。京兆尹不疑后到,叱从吏收缚。或曰:”是非未可知,且安之。“不疑曰:"诸君何患于卫太子!"昔蒯聩违命出奔,辄拒而不纳,春秋是之。卫太子得罪先帝,亡不即死,今来自诣,此罪人也。"遂送诏狱。天子与大将军霍光闻而嘉之,曰:”公卿大臣当用经术明于大谊。“由是名声重于朝廷,在位者皆自以不及也。(3)二春秋决狱主要内容春秋决狱主要思想被后人总结为原心定罪和亲亲相首匿。(1)所谓原心定罪即从客观事实出发,推究人的主观方面。主观方面的善与恶直接影响定罪量刑。

6、如果一个人的行为符合仁、忠、孝等儒家精神,那么即使他的行为产生了社会危害,也可以减轻处罚;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违背了儒家的仁义精神,即使造成的社会危害不大,仍然可以处以重刑。所谓主观方面,也就是当代刑法主张的犯罪构成四大要件之一。法官判案,摒弃了以往只注重客观事实,而更多的考虑当事人的动机目的故意与过失等。(2)所谓亲亲相首匿即,即近亲属之间可以相互隐匿其犯罪行为,除非是严重破坏了当时的封建统治秩序或者侵犯了皇权。“具体而言,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包括以下内容:卑幼首匿尊亲长,不负刑事责任尊亲长首匿卑幼除死刑上请减免外,其他也不负刑事责任。”(摘自《中国法制史》张晋藩).《汉书。宣帝

7、纪》载,汉宣帝与本始四年(公元前70年)发布诏令说:“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祸患,犹蒙死而存之诚爱结于心,仁厚之至也,岂能违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子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到了唐朝,这一制度完备了。唐律不仅严格限定了这一制度的范围,还对违反者的处罚,不适用的犯罪等问题都作了明确规定。这一制度从产生以来,一直被各代封建王朝沿用。现代社会亲亲相首匿制度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里。废除大义灭亲制度在刑诉草案中的提出可充分说明这点。人世间的情感中,亲情是最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