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绩效结构的探索性研究及其理论挖掘

创业绩效结构的探索性研究及其理论挖掘

ID:20696324

大小:63.1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5

创业绩效结构的探索性研究及其理论挖掘_第1页
创业绩效结构的探索性研究及其理论挖掘_第2页
创业绩效结构的探索性研究及其理论挖掘_第3页
创业绩效结构的探索性研究及其理论挖掘_第4页
创业绩效结构的探索性研究及其理论挖掘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业绩效结构的探索性研究及其理论挖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业绩效结构的探索性研究及其理论挖掘作者:曹之然李万明曹娜娜[摘要]创业绩效结构的明确不仅有利于创业理论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指导创业实践。研究发现,创业绩效是一种建构的事物,其测量理论的发展趋向于组织与利益相关者并重,其测量指标有从单维到多维、财务与非财务、客观与主观、绝对与相对并用的发展趋势。案例分析揭示了创业绩效的RSG结构维度一一声誉、生存、成长,是对“基于合约的创业绩效理论”的修正。[关键词]创业绩效结构;案例研宄;理论挖掘创业绩效结构是关于测量创业型企业成功程度的一个重要课题,它的研宄对于发展创业理论和指导创业实践具有

2、重大意义。学术界虽然对创业绩效的研宄已经持续多年,但是对于创业绩效结构的定义却依旧模糊。本文试图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案例研究探索出“创业绩效结构是什么”,并致力于“创业绩效结构为什么是这样”的理论挖掘。一、文献回顾(―)创业绩效的内涵文献中绩效内涵的差别主要体现为以下4种不同的定义:(1)绩效是结果。Bemadin等认为绩效应该定义为工作的结果,它是一个人留下的东西,这种东西与目的相对独立存在,它反映的是人们从事某一活动所取得的成绩或成果。(2)绩效是行为。Campbe11认为绩效不是行为后果或结果,而是行为本身,它由

3、个体控制下的与目标相关的行为组成,不论这些行为是认知的、生理的、心智活动的或人际的,它能够用个人的熟练程度来测量。(3)绩效是行为和结果。行为是人们工作中的所作所为,它由人来表现,行为是结果的工具,同时它自身也是结果,是为完成某项工作所付出的脑力和体力的结果,并且能与结果分开进行判断。(4)绩效是建构的事物。必须将组织绩效看作是一个构造,它没有直接的操作性定义,它必须由组织绩效的理论模型来建构。为了辨明哪种绩效定义更加合理,我们借用Kaplan对科学家测量事物的分类标准:可直接观察的事物、可间接观察的事物和建构的事物。绩效属于

4、哪一类呢?为了简化问题,我们不妨将以上三类事物提升为两个更高的级别:其一是真实存在的事物,它指的是可直接和间接观察的事物;其二是不存在的事物,即建构的事物。显然绩效并不像石头那样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它只是我们为了归档和沟通而创造出来的术语,它是思维的产物。因此,我们认为创业绩效不是真实存在的“行为”或“结果”,而是在观念共识的基础之上“建构的事物”。(二)创业绩效的测量理论在文献中不难发现,创业绩效的测量理论很多都是借用了组织绩效的测量理论,比如目标理论、社会功能理论、系统资源理论、过程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绩效信息市场模型等。

5、我们将组织和利益相关者区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主体,并在这一框架下根据每一理论所关注的重点对其进行归类,发现组织绩效的测量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关注组织,包括目标理论、系统资源理论其中以Etzioni在1964年提出的目标理论为代表。目标理论认为组织有自己认同的终极目标,应该用实现这一目标的程度来测量组织绩效。目标理论被认为是客观的、可靠的分析工具,因为它应用了研宄客体的值作为评价标准。而事实上,这一理论具有方法论上的缺陷,它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客观,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相应的问题:组织可采用的目标不是单一的

6、,而目标与目标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矛盾的情况。如何平衡,采用的目标是否能够真实反映组织效能,那些来自组织外部的目标并不能被随意用来测量组织绩效。在指出目标理论不足的基础上,Yuchtman和Seashore提出了系统资源理论,认为组织是完整的行动体,具有独立自主的功能,强调它与环境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应该用组织获取和保有稀缺而有价值资源的能力来判定组织绩效的好坏。系统资源理论对组织能力的培养具有指导作用,但是它和目标理论都只关注组织这一单方主体。第二阶段,关注利益相关者,包括社会功能理论、过程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其中以Con

7、nolly>Conlon和Deutsch在1980提出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代表。社会功能理论认为组织是广泛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分子,其绩效体现在它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上。可见,组织绩效的测量不是基于组织自身,而是基于它的上一级系统,这样的评价方法就忽略了组织本身,过于看重组织的外部效应,并不能为实践中的管理者所理解。过程理论认为应该从组织成员的行为层面来测量组织绩效,关于组织承诺的前因后果模型是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它强调的是员工承诺度。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会受到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如投资者、管理者、供应商、分销商、

8、员工、顾客、政府、社区等,组织只有在满足了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前提下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它把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满意程度纳入了组织绩效的考察范围。这些理论使我们对绩效测量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步,超越了只关注组织自身的狭隘,但是却走向了只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另一极端。第三阶段,关注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