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明:《中国哲学史》课件

陈少明:《中国哲学史》课件

ID:20682529

大小:170.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14

陈少明:《中国哲学史》课件_第1页
陈少明:《中国哲学史》课件_第2页
陈少明:《中国哲学史》课件_第3页
陈少明:《中国哲学史》课件_第4页
陈少明:《中国哲学史》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少明:《中国哲学史》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讲:陈少明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二讲《论语》与儒家道德教化一、《论语》的体裁与思想结构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解释方法记言与记事(由经导向子、史之学)以记言为中心的叙事(人:言与行)故事中的“言”:对话对话与文章的区别:背景、对象、预设理解古人对话是理解一种生活方式《论语》是儒家的第一记录朱熹:“夫子教人,零零星星,说来说去,合来合去,合成一个大物事。”现代解读的习惯(当作一部学术专著来研究):仁的困惑二、孔子的施教方式:以“仁”为例1、原则性论断: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

2、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其共同点是:不仅对行仁的具体事项作出评断,而且给出了评价的理由或原则。2、通例通例也分不同的类型,触及性格、行为规范等等。说及性格如:“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刚毅木讷,近仁。”(《子路》)说及行为有:“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

3、身以成仁。”(《卫灵公》)此外还有一些观察经验:“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这些通例不是原则,是对某些行为现象的直觉判断。它既不是从上述所说的原则直接推导出来的,即看不出两者间的因果关系,也难以应用到其它的问题上。但它涉及的现象被类型化了,在同类的经验范内也对修养或行为起示范作用。“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即起举一反三的效果。3、辨疑有原则、有通例,但仍然有例外的情形。下面对话,表现孔子为弟子解惑的功夫: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

4、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长》)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宪问》)三、反思德性伦理《论语》所呈示的对于“仁”的施教方式,内在于儒教致力于人的人格完善的目标。它不是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教化实践。第一,《论语》中反映的以“仁”的观念为中心的教化方式

5、,符合人类道德实践的经验。第二,以人格的完善为目的的德性观念,不是一个完备且一致的思想系统。至少,人格中既有道义问题,也有性格问题,各自从属于不同的价值范畴。同时,道义问题中,不同的德性有特定的条件下也可能有矛盾或冲突。第三,道德是指导实践的,而人格则体现在行为中。由于生活是不断变迁的自然过程,人们在面临各种新的生活经验时,自然存在一个如何把固有的道德规范应用到新的经验的过程。而一但新的经验与固有原则脱节,就有一个如何对待既定道德原则的问题。四、孔子的角色圣人、素王、良史、先师立言即行教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孔子之前,未见有可以效法的“师”的榜样,因此没有这样的

6、角色规范存在。孔子重正名,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没有“师师,徒徒”的说法。传道的资格:历史文化知识与道德人格力量。立言、立德与立教相统一德性中的许多问题,如善良、宽厚、谦虚、勇敢、坚毅等等,为什么要发扬或提倡,从倡导者或拥有者来看,是很难提供更高的理由的。但是,如果从选择同伴的眼光来看,这些品质就是被选者吸引人之所在。显然,我们愿意与拥有这类德性的人相处,而不是相反。即使缺乏美德的人,大概也不太可能愿意与邪恶者相处(除了临时的利益勾结外),因为那会失去安全感。几乎每个文明都如此。我们的选择,导致这些品质成为人格中的价值。这种选择如果说不出更高的理由,那就是人性的要求。孔子的魅

7、力在于他多方面揭示,以及表现人格中的美德。在这里,历史与人性是统一的。从孟子到宋明儒家(不论心学、理学),都肯定人性中包括有成圣的基础,这种说法不仅是有意义的,而且是有道理的。说有意义是因为它能起鼓舞人道德完善的作用,说有道理的依据则在于:虽然我们每一个人未必都拥有(有时甚至还会损害)各种美德,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有了解什么是基本的美德的能力,至少都对别人拥有的这种品质给予正面的评价。性格与角色是统一的。每个人都学孔子的言行,行吗?思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